高中生英语写作中主题句和主旨句使用的研究——跨文化交际的角度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z137724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英语教学水平的进步和学生英语能力的逐步提高,遣词造句已不再是学生写作过程当中的拦路虎。然而,许多学生虽然已经掌握了大量词汇也已具有良好语言基础,但是他们写出来的文章即使句子通顺,没有任何语法错误,也还是让英语为母语的读者读起来非常吃力,不好理解。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中国学生在写作英语作文时和西方人谋篇布局的方式并不相同。   导致这种不同的原因有很多,但最关键的因素是汉英文化的差异。语言、文化、思维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思维方式与文化密切相关,是文化心理诸特征的集中体现,又对文化心理诸要素产生制约作用。另一方面,思维方式又与语言密切相关,是语言生成和发展的深层机制,而语言又促使思维方式得以形成和发展。由于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汉英思维文化的差异必然会在语言上有所体现,这在篇章主旨句和段落主题句使用的表现方面非常明显。   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试图分析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写作中主旨句和主题句使用上存在的问题,并且探讨母语文化对主旨句和主题句使用的影响。根据话语分析的定量研究方法所研究的内容(桂诗春&宁春岩,1997),该研究通过对镇江市第一中学高二(8)班57名学生的作文进行取样,探析了高中生英语作文中主旨句和主题句使用与否、位置、出现频率等方面的使用情况。然后,通过对主旨句和主题句使用情况的汇总研究,总结出了他们存在的共性问题。在此基础上,笔者采取分组抽样的方法分别从主旨句和主题句写作较好、居中和有较大问题的三组中随机共抽取九名学生,进行访谈。作为本研究的定性分析,此次访谈的目的在于对定量分析数据进行补充,并深入探究文化对于学生英语写作中主题句和主旨句使用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   1.在写作篇章中学生使用主旨句时倾向于采用间接的方式,主旨句往往被推迟到篇末甚至隐含文章当中,这与中国文化中整体式和螺旋式思维模式有着密切的联系。   2.即使篇章中有主旨句,主旨句所表达出的观点也往往模棱两可。这就造成文章中心思想的弱化,使得读者不清楚作者的真实意图。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整体式和模糊式思维方式是造成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   3.如果使用主题句,对于主题句的展开学生往往会比较随意的依主观意志写作,忽略了段落当中的所有信息都应当与段落主题紧紧相扣。在展开段落主题时,中国学生自觉不自觉地引入与段落主题无关的内容。这些在西方人看来是缺乏逻辑,不合英语议论文规范的。这与汉式文化重直觉体悟、轻逻辑分析的思维方式有密切联系。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本研究对今后的英语教学提出了建议。英语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差异意识,尤其是应当指导高中生尽早了解文化差异对于写作的影响,以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本研究的局限性是样本数量较小,不够全面。其次,研究所取样本不能保证百分之百代表所有高中生的情况。
其他文献
在国家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的支持下,塔城地区旅游业发展迅速,助推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但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困难,需不断探索和完善.基于此,本文概述塔城地区旅游
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山东省淄博市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农业推广在山东省淄博市农业社会化服
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小说家伊丽莎白·盖斯凯尔与同时代作家狄更斯、萨克雷、乔治·艾略特等一同被马克思称为“现代一派杰出小说家”。作品题材多样,以其工业题材小说最为有
本论文聚焦美国南方妇女在战争时期的家庭和社会生活。论文涵盖了美国南北战争、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三个重要的战争时期,详细探究了美国南方妇女在这些战争期间的生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