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居民点的综合整治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缩小城镇与农村差别,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给我国全面解决“三农”问题带来巨大的战略性意义。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指导下,处于推进农村居民点综合整治的最初时期,如何准确、全面、有效地理解农村居民点综合整治的内涵,确定综合整治目的、整治原则,并根据不同分区类型农村居民点的特征,采取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整治模式,为农村居民点整治的顺利进行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参考,已经成为一项重要工作与研究内容。在国家大力倡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背景下,本文围绕种植型农村居民点综合整治模式来研究这一核心内容,同时汲取国内外相关理论、方法,以哈尔滨市种植型农村居民点综合整治模式为研究对象,在现场踏勘的基础上收集分析资料,从理论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对种植型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的内涵、基本理论等进行研究和探讨,将哈尔滨市种植型农村居民点进行分区,包括优先整治区、布局调整区、生态整治区和适度调整区四类种植型农村居民点,并对其采取不同的整治模式,再在综合考虑农村居民点的农民生活生产、土地资源利用、主体经济水平三方面因素基础上对哈尔滨市种植型农村居民点不同整治模式下的村屯整治效果给予评价,建立整治评价的指标体系,最后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得出整治评价综合值,进而得到整治的效果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哈尔滨市种植型农村居民点分区类型不同,选取的整治模式也不同。优先整治区农村居民点-A村采用迁屯并点型整治模式,整治评价综合值0.7410,整治效果达到最佳;布局调整区农村居民点-B村采用农村城镇化整治模式,整治评价综合值0.664,整治效果良好;生态整治区-C村采用中心村建设整治模式,整治评价综合值0.6225,整治效果良好;适度调整区-D村采用村内治理型整治模式,整治评价综合值0.5081,整治效果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