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采用传统的熔融-淬火法在空气氛围下,以磷酸二氢铵、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氧化锌、碳酸钠和碳酸锂等为主要原料制备了四个不同系列的磷酸盐玻璃。以光学碱度对可变价过渡金属离子价态的影响为指导,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对样品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样品的荧光特性则是通过激发光谱及发射光谱等手段进行了检测,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部分系列样品的热性能。研究了3d过渡金属在不同光学碱度磷酸盐玻璃中的价态变化、荧光特性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3d过渡金属的引入对磷酸盐玻璃微观结构的影响。通过研究取得了以下几点研究结果:1)制备了名义摩尔组成为P2O5-Zn O-z Na2O-0.02Mn O(z=0、0.1、0.2、0.3、0.4、0.5、0.6、0.7或0.9)的磷酸盐玻璃。发现当z值增加到一定程度时,磷酸盐玻璃样品的形成能力急剧下降;随z值增加,玻璃体系的光学碱度增加,磷酸盐玻璃中锰离子逐渐以高价态的形式存在,样品的荧光特性也相应的发生了改变。2)制备了名义摩尔组成为56P2O5-10SiO2-5GeO2-10Li2O-20Al2O3-0.5TM(TM为3d过渡金属化合物)和56P2O5-10Si O2-5Ge O2-10Li2O-20Al2O3的低光学碱度磷酸盐玻璃。研究发现基质的热稳定性良好;可变价3d过渡金属离子均有以低价形式存在的趋势(铜离子除外);整个3d过渡金属系列中只有Sc、Cr、Mn、Cu这几种金属离子掺杂磷酸盐玻璃具有荧光特性,其中Sc掺杂磷酸盐玻璃具有较罕见的荧光特性,Cr掺杂磷酸盐玻璃在980 nm激光激发下发射出839 nm荧光。3)制备了名义摩尔组成为x Mn O-25Na2O-50Zn O-50P2O5(x=1,4,7,10,13,16或20)和56P2O5-10Si O2-5Ge O2-15Li2O-15Al2O3-y Mn O(y=1,4,7,10或13)磷酸盐玻璃。通过对比具有不同光学碱度的两个系列磷酸盐玻璃,发现玻璃基质的光学碱度对Mn2+荧光的量子效率,Mn2+的荧光发射峰的位置,Mn2+的存在浓度都有影响。另外,磷酸盐玻璃的光学碱度对体系与掺杂进入体系的Mn O的相互作用也有影响。4)制备了Mn/Cu掺杂56P2O5-15Si O2-10Zn F2-20Al2O3的磷酸盐玻璃,研究发现,与Mn2+掺杂相比,Cu+的引入对基质自身的荧光具有强烈的淬灭作用;在此磷酸盐中存在着从Cu+到Mn2+的能量传递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