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死亡主题研究

来源 :青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859547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楼梦》研究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蔚为大观。作者曹雪芹倾尽一生心血,使这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顶峰之作呈现出千姿百态、言之不尽的魅力。小说用诸多意象,使全文隐透着死亡始终在场的气息,很多人物,在纷繁的红尘里,最终用死亡的方式结束了无奈的命运。《红楼梦》对于死亡的思考,剖开了人类生命所不能承受之重。本文着眼于《红楼梦》的死亡主题,来解读这部伟大作品中个体通过对死亡的选择所表达出的人类命运的无可解脱,以及在这黯淡处境中对生命高度的关注。本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论简要介绍了研究《红楼梦》死亡主题的概况,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方法,对论文中所要使用的一些概念进行了界定和辨析。第一章立足《红楼梦》中的死亡描写,从死亡事件和死亡主体两个方面入手,列举了具体人物的死亡概况,及主要人物面对死亡时的表现和态度,着重探讨了自杀而亡的死亡方式。第二章写《红楼梦》中出现的意象,如落花和流水,这些意象间接的透露出死亡的气息。梦意象是诸多意象中着重运用的,它与死亡的关系更加的密切。第三章写《红楼梦》中的死亡意识,死亡意象出现的背后都是死亡意识的觉醒。本章主要分两个部分,一是自我意识的觉醒和死亡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是死亡发现的首要条件,死亡发现又主要因观他人之死和观自然变化两个外在原因而清晰。二是生命悲剧的觉醒,这是死亡意识发展所带来必然的认识,在生命的悲剧里,《红楼梦》人物谱写出一曲壮丽的悲歌。第四章探讨《红楼梦》中最终的死亡解脱,着眼贾宝玉的出家,从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探讨死亡解脱的原因和方式,看贾宝玉的出家是否是人类在无可摆脱的命运中所找到的适性得意的路途。结语部分主要是关于《红楼梦》死亡主题的意义。
其他文献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进行的大背景下,农村合作银行作为联系“三农”的金融纽带,在促进农民增收、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发挥着其他金融机构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农
<正>一、自己活动,并能推动别人的,是水。二、经常探求自己方向的,是水。三、遇到障碍物时,能发挥百倍力量的是水。四、以自己的清洁,洗净他人的污浊,有容清纳浊的宽大度量的
期刊
本文以拟穴青蟹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温度、盐度、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氮等环境因子对拟穴青蟹蜕壳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在盐度20、pH 7.5-8.5条件下,把即将蜕壳的拟穴
妇女问题一直是当今社会存在的重要问题,随着民主政治成为各国政治发展的主流,女性参政作为民主政治的一个表现形式已经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作为占人类社会近半数的女性,其
在中国佛教绘画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西域样式",并不是指某种具体的绘画形式,而是意指从中原汉文明的角度总结出来的西域佛画所共同具有的规范。西域样式的典型特征是以"屈铁
介绍了城镇道路盲道的设计要求。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盲道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盲道区域贯通、局部不设行进盲道、开发新盲道等盲道设计新理念。
从中药单味药及其提取物和中药复方两个方面对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实验研究现状进行综述。采取单味中药或提取物治疗糖尿病具有用药方便、疗效稳定、针对性强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