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楼梦》研究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蔚为大观。作者曹雪芹倾尽一生心血,使这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顶峰之作呈现出千姿百态、言之不尽的魅力。小说用诸多意象,使全文隐透着死亡始终在场的气息,很多人物,在纷繁的红尘里,最终用死亡的方式结束了无奈的命运。《红楼梦》对于死亡的思考,剖开了人类生命所不能承受之重。本文着眼于《红楼梦》的死亡主题,来解读这部伟大作品中个体通过对死亡的选择所表达出的人类命运的无可解脱,以及在这黯淡处境中对生命高度的关注。本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论简要介绍了研究《红楼梦》死亡主题的概况,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方法,对论文中所要使用的一些概念进行了界定和辨析。第一章立足《红楼梦》中的死亡描写,从死亡事件和死亡主体两个方面入手,列举了具体人物的死亡概况,及主要人物面对死亡时的表现和态度,着重探讨了自杀而亡的死亡方式。第二章写《红楼梦》中出现的意象,如落花和流水,这些意象间接的透露出死亡的气息。梦意象是诸多意象中着重运用的,它与死亡的关系更加的密切。第三章写《红楼梦》中的死亡意识,死亡意象出现的背后都是死亡意识的觉醒。本章主要分两个部分,一是自我意识的觉醒和死亡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是死亡发现的首要条件,死亡发现又主要因观他人之死和观自然变化两个外在原因而清晰。二是生命悲剧的觉醒,这是死亡意识发展所带来必然的认识,在生命的悲剧里,《红楼梦》人物谱写出一曲壮丽的悲歌。第四章探讨《红楼梦》中最终的死亡解脱,着眼贾宝玉的出家,从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探讨死亡解脱的原因和方式,看贾宝玉的出家是否是人类在无可摆脱的命运中所找到的适性得意的路途。结语部分主要是关于《红楼梦》死亡主题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