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土地利用规划学、生态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理论为根基,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观点出发,遵循客观规律要求,以老问题、新观念,老传统、新模式,研究新疆绿洲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问题。充分考虑新疆绿洲自身的特点和与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相关的主要内容,围绕着绿洲土地资源利用这一主线,紧紧抓住土地资源、水资源、土地生态环境、绿洲农业和可持续发展以及资源可持续利用等关键性的问题,将绿洲水土资源与绿洲土地生态问题以及如何实现绿洲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作为研究的核心,并贯穿于论文的始终,致力于全面和深层次地分析绿洲土地资源与水资源、生态环境、绿洲农业之间的关系及互动机制,总结绿洲典型地区资源利用、生态环境建设的成功经验。同时,结合国内外的实践,探索制度创新的方法和通过制度创新来引发新疆绿洲经济全面发展和资源可持续利用层次的不断提升,为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理性决策提供铺垫。为此,本文运用调查研究方法、计量分析方法、经济学分析方法、数理分析方法以及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等方法对新疆绿洲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全文的主体结构分为三篇、十章。上篇为总论篇,由前三章构成。第一章为导言,主要对研究目的、选题意义及与本选题相关领域所开展的工作进行评述,并简单地交代了本研究基本内容和创新点;第二章对绿洲的概念、绿洲生态特征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对绿洲土地开发的轨迹以及绿洲土地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以便全面了解绿洲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第三章从经济学的视角,提出了绿洲土地资源适度利用理论框架、绿洲农地的适度规模及建立绿洲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约束机制,作为全文的理论基点。中篇由第四、第五、第六章构成,为资源条件分析篇。分别对绿洲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内在关系、相互之间联系、特点及绿洲可持续农业等展开分析。从绿洲水资源的稀缺性角度,提出建立节水、高效绿洲经济;从绿洲生态的脆弱性角度,提出建立绿洲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发展方针;结合国外持续农业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分析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机理,提出新疆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并从不同侧面研究了如何围绕着绿洲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作好各方面管理工作。下篇由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章构成,为可持续发展支持体系篇。第七章提出了水价格改革的基本思路及科学确定水价的理论,为发展水资源市场打下基础。第八章借鉴国外土地发展权交易的实践经验,提出了摘要将土地发展权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捆绑在一起,通过建立土地开发补偿机制,实行土地资源利用用途控制的建议。第九章提出了农业环境政策应采用污染者负担原则与共同负担原则、分担环境治理费用、抑制粗放经营、改善生态环境的政策激励机制。第十章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将绿洲土地可持续利用提升到制度的层面上,从法律、政策、经济和技术方面对绿洲土地可持续利用的保障体系进行了深入讨论。 从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看,本文主要有以下创新:其一是提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洲土地资源利用观念;其二是提出在一定技术条件下绿洲耕地适度规模的概念:其三是提出了绿洲内部与绿洲边缘是互动、互为影响,绿洲边缘过渡带是绿洲稳定的基础的思想;其四是率先提出了绿洲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雁行模式;其五是提出了符合市场机制的未来发展的水价改革与水价体系;其六是提出了利用土地发展权交易制度,进行土地开发补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理论框架;其七是提出了环境污染个人负担与共同负担原则相结合的积极农业环境政策的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