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子人工老化过程中胚蛋白质组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cat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向电泳具有极高的分辨率和灵敏度,可以有效分离组织或细胞内各种蛋白,它在了解细胞活动全貌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是目前分离复杂蛋白质混合物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本研究以玉米品种农家大白头种子为材料,通过蛋白质双向电泳和肽质量指纹图谱技术,分析了人工老化后的3个不同活力水平的种子胚蛋白质组的变化。主要结果如下:1.用TCA-丙酮沉淀法能够获得较好的蛋白质样品,可以很好地满足双向电泳技术对样品的要求。对于17cm,pH3-10的线性IPG胶条而言,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染色,在使用仪器自带操作规程推荐的
其他文献
自从20世纪70年代水稻的研究重心重回中高秆以来,倒伏问题日益凸现出来,因此,如何培育既高产又抗倒的水稻新品种,成为了难点和热点。水稻的生长离不开氮素的供应,大量研究表明合理施氮能够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和抗倒伏能力,而氮肥的滥用,不仅造成氮素的浪费,增加了成本,而且造成环境污染,严重的甚至引起水稻的病害和倒伏,显著降低产量。为明确不同产量潜力超级杂交稻抗倒伏能力,以及氮素对产量和倒伏的关系,本研究测定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天然纤维作物。我国是棉花消费和进口第一大国,也是纺织服装生产贸易第一大国。由于纺织工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及对衣着品质要求的提高,纺织业对棉花纤维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寻找优质基因,对棉花纤维品质进行定向分子改良显得十分重要。纤维伸长期和次生壁增厚期对纤维的长度,细度及强度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本实验将对一个伸长期和次生壁增厚期优势表达的基因进行功能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