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及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集2010年11月至2014年1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收治的确诊MM患者112例,其中男60例,女52例,年龄39~81岁(中位年龄59岁)。均接受BDT方案(硼替佐米0.9~1.3 mg/m2,静脉推注或皮下注射,第1、4、8、11天;地塞米松10~20 mg/d,第l~2天、第4~5天、第8~9天、第11~12天,或第1~4,第8~11天,静脉滴注;沙利度胺50~200mg/d,睡前口服,第1~21天。3周为1个疗程)。诊断均符合《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15年修订)》,疗效标准采用2006年国际骨髓瘤工作组(IMWG)制定的骨髓瘤国际统一疗效标准。药物不良反应参照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不良事件通用命名标准(NCI CTCAE)(第4版)进行分级。统计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分析,定性资料以频数(百分比,%)表示,定性资料比较采用c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所有病例中获完全缓解(CR)14例(12.5%),非常好部分缓解(VGPR)14例(12.5%),部分缓解(PR)54例(48.2%),CR+VGPR率达25.0%,总有效率(ORR)73.2%。其中初治组ORR 82.8%,其中CR 10例(17.2%),VGPR 10例(17.2%),PR28例(48.3%),CR+VGPR率达34.5%;难治复发组ORR 63.0%,其中CR 4例(7.4%),VGPR4例(7.4%),PR26例(48.1%),CR+VGPR率达14.8%。二组CR率及OR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硼替佐米1.1~1.3 mg/m2组总反应率86.1%高于硼替佐米0.9~1.0 mg/m2组的67.1%,且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4)。硼替佐米皮下注射与静脉应用在疗效方面无明显差异。100例(89.2%)患者在BDT治疗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其中乏力79例(70.5%)、外周神经病变74例(66.1%)、血小板减少40例(35.7%)、感染34例(30.3%)、粒细胞减少30例(26.8%)、恶心呕吐20例(17.9%)。静脉推注组外周神经病变(73.1%)与皮下注射组外周神经病变(45.3%)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结论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及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显示了良好的疗效。不良反应作用主要有乏力、血小板减少、感染、粒细胞减少、外周神经病变、恶心呕吐等,这些不良反应多数表现轻微,停药后逐渐好转。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