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us Hepatitis,DVH)是由小RNA病毒科肠病毒属的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DHV)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烈性传染病。其特征为病鸭痉挛、头向背部后仰、呈角弓反张特异姿势。主要病变特点为肝脏肿大,有大小不等的出血斑、出血点。鸭肝炎病毒有血清型Ⅰ型、Ⅱ型和Ⅲ型,三个型之间没有抗原相关性。以往在我国流行的主要是Ⅰ型鸭肝炎病毒,但近几年来,不断有使用I型鸭肝炎弱毒疫苗或高免卵黄抗体进行预防或治疗无效的鸭群爆发疑似鸭肝炎,怀疑为新型鸭肝炎。本病在国内雏鸭群中频频发生,给养殖户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本试验对临床患病鸭分离的一株疑似鸭肝炎病毒进行了生物学鉴定、血清型鉴定和毒力测定。利用Ⅰ型和新型鸭肝炎病毒鉴别引物对提取的病毒RNA进行了RT-PCR扩增。将分离病毒分别与Ⅰ型和新型鸭肝炎病毒阳性血清进行中和试验。根据测定的病毒ELD50、LD50,进行了雏鸭攻毒和鸭胚肝细胞接毒试验并用病变肝脏、脾脏制作石蜡切片,观察其组织病理特征。结果显示:电镜可观察到40nm左右的圆形无囊膜病毒颗粒,该分离毒可耐受37℃30min、氯仿,pH4.0~pH9.0均不能使其丧失活性。RT-PCR扩增出了705bp条带与预期相符,分离病毒不能被Ⅰ型鸭肝炎病毒阳性血清中和,新型鸭肝炎病毒阳性血清对该病毒的中和效价是1:200,该毒株的ELD50为10-5.7/0.1mL,LD50为10-6.9/0.5mL。能引起攻毒鸭与临床病例一致的症状和病变以及显著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和肝细胞病变,可作为新型鸭肝炎病毒的疫苗候选株开发应用。用该毒株接种易感雏鸭,取病死鸭肝脏,制备组织灭活苗,按不同免疫程序免疫高产蛋鸡,提取卵黄抗体。对不同免疫程序、不同卵黄抗体的提取方法以及卵黄抗体的保存方法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免疫程序是,首免颈部皮下注射2 mL/只,首免一周后于左侧腹股沟皮下注射2.5 mL/只,首免二周后于右侧腹股沟皮下注射2.5 mL/只;抗体效价从首免后第5周开始上升至1:126持续到第9周开始下降。最适合生产的卵黄抗体提取方法是生理盐水法,保存方法可以-20℃冻存和冻干保存。将提取的卵黄抗体进行了易感鸭被动治疗试验,包括对卵黄抗体最小免疫效价、最佳注射途径,以及对同居感染雏鸭的保护效果等。结果表明:我们制备的卵黄抗体对易感鸭的最低保护中和效价为27,可以使4日龄雏鸭免于死亡,并可以保护雏鸭渡过DVH易感期。最佳途径是腿部肌肉注射。最佳治疗时间为24h内。此外,卵黄抗体对同居感染鸭具有良好保护效果。本实验从临床上常发鸭病毒性肝炎病例出发,为疫苗和卵黄抗体的研制奠定基础,为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鸭肝炎病毒引起地方性疾病提供了一些技术手段和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