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分别采用半体内法、体外法与饲养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5种粗饲料在奶牛瘤胃中的降解特性及不同粗饲料NDF来源日粮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包含三个试验,研究方法和结果分别如下:试验一研究了5种粗饲料在奶牛瘤胃中的降解特性。选用3头安装有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650±25kg),采用尼龙袋法评定苜蓿、燕麦草、羊草、稻草和玉米青贮的干物质(DM)、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瘤胃降解特性和有效降解率。结果表明:(1)苜蓿DM和CP有效降解率均在50%以上,显著高于其他粗饲料(P<0.05),5种粗饲料的DM有效降解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苜蓿>燕麦草>玉米青贮>羊草>稻草,CP有效降解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苜蓿>玉米青贮>燕麦草>羊草>稻草,且不同粗饲料间均差异显著(P<0.05)。(2)NDF和ADF有效降解率均以玉米青贮最高,苜蓿最低,5种粗饲料中NDF有效降解率由高到低分别为玉米青贮>燕麦草>羊草>稻草>苜蓿(P<0.05),ADF有效降解率由高到低分别为玉米青贮>稻草>燕麦草>羊草>苜蓿(P<0.05)。苜蓿相比于禾本科牧草而言有效降解率更高。试验二采用体外法研究了不同NDF来源日粮对泌乳后期奶牛瘤胃发酵、微生物蛋白合成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4组日粮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FC)含量相同,日粮中粗饲料来源中性洗涤纤维(FNDF)含量为24.90g/100g DM,其中玉米青贮提供20.25g/100g DM,其余4.75g/100gDM分别由苜蓿、燕麦草、羊草和稻草提供。结果表明:各组培养液pH在6.37-6.96范围内变动,12h、24h和48h差异显著(P<0.05);24h稻草组氨氮浓度最高,羊草组最低(P<0.05);稻草组微生物蛋白含量最高,燕麦草组最低(P<0.05);24h时,苜蓿组乙酸浓度显著高于稻草组(P<0.05),稻草组丙酸浓度最高,苜蓿组最低(P<0.05),苜蓿组总挥发性脂肪酸最高,燕麦草组最低(P<0.05)。6h时,苜蓿组DM降解率最高,稻草组最低(P<0.05);24h时,苜蓿组DM降解率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稻草组ADF降解率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48h时,羊草组ADF降解率显著高于燕麦草组(P<0.05)。但各处理组pH、氨氮浓度、微生物蛋白和挥发性脂肪酸的72h平均值均差异不显著(P>0.05);DM、NDF和ADF降解率平均值也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结果提示,当日粮等能等氮且NDF、FNDF和NFC含量相同时,不同NDF来源日粮对泌乳后期奶牛72h瘤胃发酵、微生物蛋白合成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均值均无显著影响。试验三研究了不同NDF来源日粮对泌乳中期奶牛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主要纤维分解菌的影响。试验采用4×4重复拉丁方设计,选用8头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试验共4期,每期21d,给奶牛饲喂等能等氮且NDF、FNDF和NFC含量相同的日粮。结果表明:饲养周期内,各试验组DMI差异不显著(P>0.05), NDF来源对DM、OM和CP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稻草组NDF和ADF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产奶量、乳脂肪、乳蛋白、乳糖和乳体固形物含量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乳中脂肪酸C4:0、C12:0、C14:0、C18:0、C18:2和C18:3含量差异显著(P<0.05),其他脂肪酸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血液中总蛋白和球蛋白浓度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其他血液生化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瘤胃液中纤维分解菌数量依次为:真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黄色瘤胃球菌>白色瘤胃球菌,稻草组产琥珀酸丝状杆菌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真菌、黄色瘤胃球菌和白色瘤胃球菌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当日粮等能等氮且NDF、FNDF和NFC含量相同时,不同NDF来源日粮对泌乳中后期奶牛瘤胃发酵、营养物质消化率、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