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餐厨垃圾产量巨大,资源化处理需求日益增长。厌氧消化工艺是目前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的主流工艺,但餐厨垃圾有机质含量高且易分解产酸,高负荷运行的餐厨垃圾厌氧消化反应器易发生酸化。为降低酸化风险并丰富餐厨垃圾资源化途径,可将餐厨垃圾中部分有机质转化为挥发性脂肪酸(VFAs)用于生产聚羟基烷酸酯(PHA)。PHA是一种微生物内源合成的生物可降解物质,有助于解决白色塑料污染。常用的混合菌群PHA生产工艺一般包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基金《基于物理及生态双重选择压力的PHA合成菌富集新工艺及餐厨垃圾碳源优化利用研究》(项目编号:5157818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餐厨垃圾产量巨大,资源化处理需求日益增长。厌氧消化工艺是目前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的主流工艺,但餐厨垃圾有机质含量高且易分解产酸,高负荷运行的餐厨垃圾厌氧消化反应器易发生酸化。为降低酸化风险并丰富餐厨垃圾资源化途径,可将餐厨垃圾中部分有机质转化为挥发性脂肪酸(VFAs)用于生产聚羟基烷酸酯(PHA)。PHA是一种微生物内源合成的生物可降解物质,有助于解决白色塑料污染。常用的混合菌群PHA生产工艺一般包含三个阶段,即底物准备阶段、产PHA菌富集阶段和PHA批次合成阶段。目前,餐厨垃圾产酸液合成PHA工艺的稳定性、碳源回收效率和PHA产率有待提升。因此,本课题针对餐厨垃圾产酸如何适配PHA生产,产酸液对后续工艺尤其是对富集阶段稳定性有何影响,碳源回收效率和PHA产率如何提升等问题,基于生化反应动力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研究,从产酸模型构建、工艺稳定性保障机制解析和工艺流程优化等角度开展了研究。针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易酸化和产酸缺少模型指导的问题,本课题基于厌氧消化1号模型(ADM1)和好氧厌氧综合模型(CASADM),构建了餐厨垃圾厌氧消化和产酸模型,其中补充了乙酸、游离氢和长链脂肪酸的抑制过程,增加了胞外聚合物和溶解性细胞产物的代谢过程。模型引入了质子水平计算,将p H核算与生化反应过程相结合,使模型对p H、碱度以及酸碱化学形态转换的拟合更加准确。三组容积负荷不同的半连续流厌氧消化试验验证了模型对酸化预测的准确性。随后,利用模型对酸化过程进行了解析。揭示了高负荷进料条件下反应器发生酸化的原因:有机颗粒快速分解,VFAs积累的同时碳酸氢根碱度逐渐降低,最终无法缓冲VFAs积累所带来的酸度,导致p H降低的酸化机理。提出了碳酸氢根碱度与总碱度之比(ALKB/ALKT)<60%、碳酸氢根碱度与SCOD之比(ALKB/SCOD)<75和丙酸与乙酸浓度比(Pro/Ace)下降的酸化预测指标用于保障厌氧消化的稳定性。利用模型指导了实际餐厨垃圾发酵产酸试验,以产酸液中VFAs含量最大化并适配PHA生产为目标,得出p H应调控在6.0且水力停留时间(HRT)不宜超过8天的结论。针对餐厨垃圾产酸液有机物浓度高且含盐的特点,为高效利用餐厨垃圾产酸液,研究深入分析了盐度和有机负荷对产PHA菌富集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负荷(1350 mg COD/L-d)和5 g/L盐度条件最适于产PHA菌的富集:适宜盐度刺激菌群PHA合成以抵御渗透压胁迫,两种产PHA菌Paracoccus和Thauera属占比65%以上,并获得了占细胞干重50.5%的PHA最大合成量(PHAmax)。10 g/L及以上盐度抑制了菌群活性和PHA合成,但污泥以颗粒形态分散且粒径增大,因而沉降性提升。利用盐度对污泥沉降性的积极影响,提出了利用盐度梯度控制富集过程丝状菌膨胀的方法,并对相应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底物类型的富集反应器皆可通过该方法(从0 g/L提升至10g/L)大幅提升污泥沉降性并保持污泥浓度。这是因为盐度可有效抑制丝状菌(Meganema属)的生长,并促使污泥絮体变得紧实或形成颗粒。盐度提升带来的渗透压胁迫加速了非耐盐菌的衰亡,而耐盐产PHA菌通过PHA合成抵御了胁迫,从而强化了耐盐产PHA菌的富集。该方法处理后,Paracoccus属和Thauera属成为优势菌属,分别在5 g/L和10 g/L盐度占优。恢复期两种菌属的相对丰度高,菌群的PHAmax可达70%以上。针对现有研究对实际餐厨垃圾产酸液合成PHA的碳源回收率关注较少,且传统三阶段混菌生产工艺存在底物利用率低、碳源浪费等问题,开展了工艺优化研究。产酸模型模拟结果显示餐厨垃圾产酸的HRT设置不宜超过8天,p H调控在6.0左右。模型及试验结果皆表明HRT为8天的产酸液中VFAs浓度最高,可占溶解性COD的85%以上,产率可达0.434 g COD/g VS。同时,VFAs中产PHA菌偏好利用的丁酸和戊酸共占比约80%。实际产酸液用于PHA生产的试验结果表明,HRT为8天的产酸液可获得56.3%的PHA最大合成量。为进一步提升碳源回收效率,提出了批次合成PHA前置工艺,将批次合成后出水中剩余VFAs用于产PHA菌富集。研究表明该工艺优化了产酸液用于富集和批次合成的分配比例,将餐厨垃圾的PHA转化率提升49%,达0.073 g COD/g VS。综上,本研究面向餐厨垃圾产酸液回收PHA工艺,从优化工艺参数和流程、保障工艺稳定性等角度,构建了餐厨垃圾产酸模型并解析了盐度和负荷对PHA生产过程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盐度梯度提升快速恢复污泥膨胀的方法和批次合成PHA前置工艺,进一步提升了餐厨垃圾产酸液和成PHA的碳源回收率,为工艺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其他文献
尽管纳米颗粒填充橡胶已经被使用了一个多世纪,但是其内部结构的力学行为仍然未被完全了解,因此对其机理的探索和相关理论的研究依旧层出不穷。填充橡胶的分子链和填料颗粒网络同时具备空间和时间多尺度的特性,这使得单一尺度的研究难以从本质上解释其机理。由于目前实验技术难以追踪材料内部微观结构的演化过程,分子动力学模拟成为研究其微观机理的有力补充。本文的目标是得到纳米颗粒填充橡胶材料力学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微观机理
电解水制氢在可再生能源技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电催化全解水由析氧反应(OER)和析氢反应(HER)两个半反应组成。目前OER和HER的基准电催化剂分别是Ir/Ru基氧化物和Pt材料,但其稀缺性和高成本严重阻碍了这项技术的广泛应用。因此,我们迫切地需要开发可替代的低成本、高活性的OER或者HER电极材料。3d过渡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及其硫化物、磷化物等表现出优异的碱性催化性能。近年来,研究发现这些电
非线性因素广泛存在于动力系统中。工程中常见的非线性来源包括本构非线性、几何非线性、力非线性等诸多方面。与线性系统相比,非线性系统具有复杂的动力学行为,如跳跃现象、超/亚谐共振、分岔、混沌等。在工程实践中存在大量需要长期稳定工作的机械和结构,为保障这类系统的正常运行,有必要求得它们的稳态周期解并进行稳定性分析。以增量谐波平衡法为代表的半解析方法可求解强非线性系统,数学概念清晰,精度良好,得到了广泛应
跨介质运动是当前武器研发领域的热点问题,近水面滑跳作为跨介质运动的典型运动类型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工程以及航空航天工程领域,如近水面跨介质武器、航天探测器返回和水上飞机迫降等。近水面滑跳运动是指运动体以一定速度和倾角撞击液面,触水后在水动力作用下离开气水界面的多自由度运动,是一个涉及瞬时介质突变和复杂运动响应,以及固、液、气三相耦合的复杂多相流动问题。与传统运动体入水多相流动特性相比,近水面滑跳
航天器相对导航技术在飞船交会对接、航天器编队飞行以及太空垃圾主动清除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考虑到空间任务的自主性、复杂性以及高可靠性要求,导航系统需具备提供较高导航精度和应对复杂噪声环境的能力。本文以椭圆轨道上主、从航天器相对导航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估计器初始误差较大、较强程度的重尾非高斯观测噪声以及观测噪声统计特性未知或时变等情况,对非线性鲁棒滤波器的迭代更新策略、递归更新策略、鲁棒核函数特性以及鲁
以功能梯度材料和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等为代表的先进非均匀材料相比传统材料具有更好的可设计性和更优良的材料性能,可广泛应用于我国航空航天、能源动力等高端装备制造领域。这类材料在应用过程中面临着复杂多变的服役环境和载荷工况,断裂破坏是其最常见的失效模式之一。其断裂失效通常是初始损伤积累、裂纹形核以及裂纹扩展等综合效应的结果,现有的断裂力学理论在描述它们的断裂行为时依然存在瓶颈。因此,发展能够兼顾裂纹扩展演
降低结构重量,提高承载效率和保证型面精度是航天器探测结构的设计目标。在太空环境中,由于卫星不断进入阴影区和光照区,其表面温度在-180℃~120℃下进行循环,这使得卫星上的结构会发生严重的热变形。然而,微小的变形就会极大地影响高精度探测结构的型面精度,从而降低卫星探测能力。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蜂窝具有轻质、高比刚度、高比强度、低热膨胀系数等优势,在卫星天线反射面、太空望远镜和高精度光学支撑平台等先进
工程中大部分振动都是有害的,会引发结构失效或破坏、工作精度变差等问题,故需采取必要的减隔振措施来降低或消除振动的不良影响。传统线性隔振技术的刚度特性限制使得隔振频带与承载能力之间存在矛盾,无法适用于低频隔振。准零刚度隔振技术突破了线性刚度限制,可在维持较高静刚度的前提下显著降低动刚度,从而将隔振频带延伸到低频区。然而,现有的准零刚度隔振器仍然存在共振区向右弯、高低频无法同时优化、对复杂激励的适应性
轻质夹芯结构兼具高承载和低质量的优异特性,在机械工程领域广受青睐。然而,根据质量定律可知,轻质高强的属性会导致结构的声振性能欠佳,并随之带来了许多严峻的问题。因此,设计与制备兼具轻质高承载和低频减振降噪的多功能结构,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工程应用前景。本文利用声子晶体带隙理论,研究轻质结构的减隔振和隔声性能,探索轻质结构高效声振控制的设计方法,并通过理论、仿真和实验手段揭示内在物理机制,指导工程
姿态控制问题一直是航天器在轨飞行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立方体卫星因其质量、体积及功率的限制,其姿态控制系统对外部环境力矩和内部结构或组件老化引起的干扰(如弱阻尼结构振颤、执行机构或传感器故障、模块化部件间网络化通讯误差等)尤为敏感,使整个系统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若在控制过程中忽视这些约束和干扰,将导致姿态控制精度的降低甚至航天任务的失败。本文基于此背景研究了以飞轮为执行机构的立方体卫星多约束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