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兴技术以其“创造性毁灭”的特征为后来者实现技术和经济跨越创造了机会,已受到各国政府、企业界和管理学界的高度重视。但新兴技术的高度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也让现有的管理理论面临极大的挑战。现实中,人们往往是在新兴技术市场爆发后才感受到新兴技术改变传统行业和创造新行业的巨大影响力,目前较多的研究也是对已经出现了“创造性毁灭”特征的技术采用回溯性研究的思路称之为新兴技术。那么,在新兴技术形成初期,也就是以某项高科技技术为主导的行业还未形成或是行业特征并不突出,更谈不上对传统行业的创造性毁灭的时期,企业应该如何发现这样的技术?如何选择技术发展之路?必备哪些资源与条件?朝着哪些方向付诸努力才能使这项技术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新兴技术,并在创造新兴行业过程中获得先动优势,甚至成为主导企业,这些对企业至关重要,也恰好是现有新兴技术管理研究中较为薄弱之处。因此,本文站在企业角度,针对新兴技术形成过程中有别于传统技术的不连续性、非均衡性,选择新兴技术起源、形成路径、影响因素及路径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主题,以期为新兴技术管理研究和企业实践做出有益探索。 本文借助技术系统、创新生态系统、战略管理、组织管理、营销管理、演化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等理论,对新兴技术起源、形成路径的概念及内涵进行辨析和界定,确定研究起点,并阐释其理论基础;从技术不连续创新和物种进化角度探寻了新兴技术起源及形成路径;用典型案例来揭示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在新兴技术形成过程中的能动性,阐明企业对新兴技术形成路径的选择是一个动态评估的过程;基于该动态过程中风险源识别的视角找出影响新兴技术路径形成因素组成并构建了“技术自身—技术环境—企业组织”的三维因素分析框架,提出了新兴技术形成路径与影响因素的关系模型和相关假设;最后基于中国企业调查的实证数据,验证了相关理论推演,并通过对企业实际数据的统计分析找出了新兴技术形成路径与影响因素之间规律性,揭示出各种路径下的企业特征和需要重点关注的关键影响因素。论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第一,新兴技术不是个单纯的技术概念,而是一个企业、技术、环境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动态发展的过程,具有阶段性特点。因技术起源不同,将沿着特定路径发展演变而逐渐形成,过程中可用创新绩效来预测其商业化潜在价值,判断其是否具有新兴技术特质。 第二,新兴技术起源来自于技术进步的不连续和应用扩展的不连续,并通过两个方向的持续的协同作用,相互促进,才能实现技术突破和市场爆发,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新兴技术;以高技术为起点,在同时考虑技术进步不连续和应用扩展不连续情况下,新兴技术可以通过技术突破、技术植入、应用创新、融合创新四条路径形成;借助物种进化理论中基于遗传物质变化、地理环境影响、物种的作用机制可对四种路径做出解释。 第三,企业对新兴技术形成路径起着主导作用,即使是成熟的技术也可以通过企业的动态评估管理将其发展成为新兴技术,并针对该过程中4个基本步骤和2个重要环节识别出风险组成,找出新兴技术路径形成的影响因素,按技术自身、技术环境、企业组织三个维度进行归纳和分层。 第四,新兴技术形成路径与影响因素关系可通过“技术自身—技术环境—企业组织”的三维因素分析框架进行分析,新兴技术的创新绩效取决于三维因素构成的技术系统内要素的共同作用。实证数据统计分析的结果,支持以“技术自身”、“技术环境”和“企业组织”三个维度、六个亚层、79个测度指标所形成的量表设计;验证了只有分路径讨论时,提取的13个表征影响因素的独立变量与表征企业创新绩效变量的销售收入增长率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 第五,样本数据统计分析表明,众多中国企业在推动新兴技术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路径差异。大体上,技术突破路径的企业呈现出规模小、经营年限短,以研发型企业居多;技术植入路径的企业,规模经营年限有所增加,以研发、生产型企业为主;应用创新型路径的企业销售收入增长率最高,呈现扩张态势,以生产服务型企业居多;融合创新路径的企业呈现出规模大,成熟的特点。 第六,样本数据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3个独立因子(影响因素)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程度(各因子的回归系数)因路径不同而呈现出差异,由此比较得出了针对每一种路径的关键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