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预后因素分析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ff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影响其生存预后的各相关因素,对目前治疗手段的获益情况进行分析并探讨有效的治疗模式,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通过头颅增强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或病理学证实为脑转移(brain metastases,BM)患者共178例,其原发灶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NSCLC。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对数秩检验对所有可能的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Cox回归模型对单因素分析结果有意义或接近有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全组患者3、6、9、12、18月的生存率分别为92.1%、84.7%、78.2%、69.1%、49.0%,中位总生存期(median overall survival,mOS)为18个月。2.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灶病理类型、原发肿瘤是否行根治术、脑转移的数量、原发灶控制情况、是否为寡转移、治疗方式、是否有靶向治疗参与可影响肺癌脑转移患者的预后(P<0.05)。多因素进一步分析显示原发灶病理类型、原发肿瘤是否行根治术、治疗方式、是否有靶向治疗参与为影响脑转移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性别、年龄、ZPS评分(Zubrod performance score)、是否有脑转移症状、转移间隔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3.姑息治疗、手术、化疗、放疗、放化疗联合、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的患者mOS分别为3、9、14、12、19、26个月。4.178例患者中,120例有较好的ZPS评分(0~2分),其中82例为有限脑转移患者(脑转移数目≤3个),根据治疗方式分为手术/γ刀,全脑放疗(whole brain radiotherapy,WBRT),手术/γ刀+WBRT三组,mOS分别为20、17、32个月,统计学检验无差异(P>0.05),其中,手术/γ刀联合WBRT组较手术/γ刀组统计学未显示出总生存获益(P>0.05),但是mOS明显延长(32.0个月VS20.0个月);38例多发脑转移中三组治疗方式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5.72例病人为寡转移,全身治疗联合局部治疗并未较两种治疗有总生存期的提高(P>0.05),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相比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病理类型、原发肿瘤是否行根治术、治疗方式、是否使用靶向药物为独立预后因子。2.放化疗结合的治疗手段较化疗或放疗单一治疗的患者获得了总生存期的显著提高;手术结合放化疗的综合治疗方式与放化疗结合相比亦延长了生存时间。3.ZPS评分较好的1~3个脑转移患者,手术/γ刀联合WBRT较单纯手术/γ刀未获得总生存的改善,提示对有限脑转移患者,单独手术/γ刀可能更具优势。4.寡转移患者相对于全身广泛性转移有较好的生存获益,然而针对其治疗方式,各组之间未见统计学差异。
其他文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