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光伏组件价格的降低与效率的不断提升,各种新能源政策的鼓励和分布式电源技术的成熟,光伏建筑一体化将在城市分布式供电中逐渐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现阶段,虽然光伏发电系统效率有较为明显的提高,但是相比起传统发电方式,其效率依然比较低,成本很高,这就要求光伏发电系统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但是,全力追求高的组件输出效率就会降低单位屋顶面积上能量输出效率,这在屋顶面积有限情况下是不可取的。实际施工中绝大多数工程为了减少施工量都采用了光伏阵列设计与屋面的方位角、倾斜角保持一致的习惯做法,未采取实际观察和仿真设计,只求尽可能多的装机容量。此种做法在斜面屋顶上是可行的,但在水平面屋顶上,会存在既不能获得最高组件效率又不能获得最大单位面积输出效率的可能性,从而造成资金设备等相当程度的浪费。由此可见,光伏示范校园项目中主要问题有三个:一是光伏组件特性,需要用完整参数特性方程来描述,也就是光伏组件在不同光照条件和温度条件的伏安特性,以及输出特性变化带来的光伏阵列的组合方式与光伏逆变器的匹配问题,体现在光伏阵列最合适的串并联方式;二是阵列的安装方位角与倾斜角和安装间距对组件获取太阳辐射的影响;三是是光伏校园工程的前期系统规划。本文以北方工业大学光伏示范校园项目为背景,分析计算了工程中所使用的光伏组件参数,分析了其伏安特性,确定了阵列与逆变器的匹配要求以防止光伏逆变器的明显过载与轻载;分析计算了不同纬度下和不同辐射比例下的阵列最佳安装倾斜角。最后根据光伏专用仿真软件PV SYST计算了倾斜角、造价和收益的关系,指出了光伏示范校园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依据建筑结构图和计算出的最佳安装倾角设计了适合北方工业大学其它建筑物的光伏计划,出具了各楼的光伏项目设计报告,为进一步实施光伏示范校园项目做好了前期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