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十八大确立了在建党百年之际,率领中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总目标,还做出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大建设或曰“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五位一体”当中的经济和政治,一直受到各级政府关注。相比之下,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则是30年改革开放提出的新命题。笔者感到,对于要跟整个中国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而言,这三个问题更加重要和紧迫。如果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不能在10年之内同步建成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中国梦和中华民族复兴就会受到影响。笔者2011年暑期有幸参与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资助的少数民族地区NGO创新发展实证研究项目,对青海的两个少数民族NGO(非政府组织)做过为期两个月的实习调研:一个是“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协会”,一个是“金三川文化中心”。笔者在调研中发现:金三川文化中心作为少数民族民间草根组织,把自己定位为“中间人”,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来运行生态环保项目,是一种值得总结推广的模式。这个中心的项目活动主要在土族、回族、藏族等少数民族社区里展开,内容是基于当地居民对生态家园和民族文化的理解,体现他们作为能动主体的生活意义诉求。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协会在高海拔牧区的实践,与“金三川”模式异曲同工。它从当地藏族干部保护藏羚羊的实践开始,首先引起全体居民对于生态环境的文化自觉,然后薪火相传,形成了以生态环保话语为旗帜,以维护当地居民家园权益为行动目标,把官方资源、民族认同和民间社会特点有机结合起来的NGO,从而不仅实现了自身发展,还建构起一种独特的环保话语和行动能力。本文揭示这两个案例的运行机制并阐述其意义,有助于我们理解草根社会组织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创新发展,维护生态家园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无论对具有生态家园和民族文化特殊性的少数民族,还有对于现代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来说,都要求一种发展方式变革和认知范式转换。其核心就是“从社会发展史到文化生态学”。金三川的项目运行方式对于维持文化多样性,体现少数民族的主体性和根本诉求不仅对当地人很重要,而且对于主流社会转变发展方式也有启示意义。笔者认为这种模式反映了少数民族的家园文化自觉意识,有利于提升少数民族的话语权以及权益维护,更有利于保护中华民族共同的生态家园并提升中国主流社会的伦理道德意识,因而兼有学术和现实意义。本文同时探讨了草根NGO模式在少数民族地区推广的可行机制:即在新中国建国《共同纲领》和国家宪法的框架内,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使各民族在共和宪政协商民主的理念下,正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传承和政治文明及生态文明建设之间互动博弈相辅相成的共生关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构建和谐关系、和谐社会暨和谐世界。本文采用的是民族学、人类学、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的参与观察、焦点访谈和比较研究方法。中国少数民族占全国人口不到10%,但民族自治地区占到全国领土64%,而且多在毗连着20多个邻国的边疆地区。他们拥有的社会文化资源和影响中国未来发展的能力潜力,不仅远远高于他们的人口比例,更远远高于主流社会对他们的认知。笔者希望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草根社会组织的学习理解、分析阐释和意义呈现,找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弱势群体表达意见的方式和途径,使他们能够在维护家园权益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参与推动中国主流社会的观念更新、制度创新和发展方式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