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烈性传染病,病死率几乎为100%。许多动物既是储存宿主又作为传播媒介在世界范围内维系并传播着本病。近年来狂犬病在我国持续高发,2003突破2000例,2007年发病死亡人数已达到3302例,除青海、西藏外其余29个省、区均有病例报告。近年在狂犬病高发省区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但对于中、低发地区疫情的快速上升和地域性扩散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也缺乏相应的调查。为此,本研究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2007年狂犬病疫情特征,根据我国狂犬病病例的流行和地理分布情况选择流行程度不同的七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收集标本,检测和分析不同宿主动物感染狂犬病病毒及病毒N基因遗传变异状况,通过与高发病地区调查结果进行比较,探讨我国狂犬病高、中和低发病地区狂犬病的流行和分布和狂犬病病毒遗传变异间关系,为更为有效控制狂犬病疫情的蔓延提供科学依据。2007年狂犬病疫情分析显示我国狂犬病流行继续升高并呈现从南部向北部、从高发向低发地区蔓延的趋势,病例以夏秋季节为多、男性多于女性。在狂犬病流行程度不同的七个省收集了382份不同宿主动物来源的组织标本,经直接免疫荧光法和RT-PCR两种方法检测出狂犬病毒感染阳性的标本81份,选择N基因编码区下游720个(634-1353位)核苷酸序列进行扩增和测序,获得34份病毒标本相应区段的核苷酸序列。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34个N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7.5-100%,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3.3-99.6%,表明该区段核苷酸序列的变异主要是同义突变。N蛋白该区段氨基酸序列包含Ⅰ、Ⅲ、Ⅳ个抗原位点及Th细胞表位,34个病毒标本N基因的这些功能位点都高度保守,而且在该氨基酸区段都具有389位丝氨酸磷酸化位点和375位苏氨酸次要磷酸化位点,提示N基因功能位点的保守性与N基因的遗传稳定性有关。N基因核苷酸序列种系发生树分析显示,34个病毒标本都属于基因Ⅰ型狂犬病毒,具有按来源省份不同进一步进化为不同群或亚群的地域性特征,且存在野生动物与家养动物间的相互感染与传播。在进化趋势上存在由西南地区向中部地区进而向东部地区和东南部地区传播流行的可能性;与近几年狂犬病地域分布和扩散趋势相吻合,说明我国狂犬病的流行与狂犬病病毒的分布和传播有着直接的关系。在与国际毒株的比较分析中,所有我国标本(Ⅰ、Ⅱ、Ⅲ群)都集中在一个大分支下,表明我国狂犬病病毒区别于其它国家的病毒,基本在本国及周边地区循环。在中国分支下,还包含印度尼西亚和泰国这两个亚洲国家的2株狂犬病病毒,其中Ⅱ群的云南毒株与泰国犬分离株存在极近的亲缘关系,而与其他33个本国毒株(Ⅰ、Ⅲ群)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结合历史背景及多方面因素分析,东南亚和我国之间极可能存在着狂犬病病毒的交互感染和传播。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狂犬病近几年疫情继续升高并呈现地域性扩散,狂犬病病毒的传播和扩散可能是造成疫情快速上升和流行区域扩大的原因之一。我国狂犬病病毒N基因核苷酸变异呈现地域特征,其编码蛋白上的抗原位点均高度保守;N基因种系发生树分析显示这些地区流行的均为基因Ⅰ型狂犬病病毒,并且来源于同一省份的病毒显示出更高的亲缘特性。病毒标本间进化关系结合流行病学背景显示,我国野生动物与家养动物之间,本国动物与邻国动物之间,可能均存在着狂犬病毒的交叉感染和传播。本研究通过对我国狂犬病流行程度不同的地区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间狂犬病毒流行株的N基因分子特征进行了深入详细的分析,探讨了我国狂犬病病毒遗传变异特点及其与流行的关系,以便为更加科学地制定我国狂犬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