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金融市场中量价关系的探讨,一直被认为是了解市场结构和信息传播形式的重要手段。在期货市场中,套期保值者、投机者和套利者由于交易目的的差异会表现出不同的交易行为。对于期货市场不同类型的投资者与价格之间关系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得出的一致结论是,投机者的交易行为会加剧价格的波动。而由于我国期货市场起步较晚,个人投资者在市场中仍占据主导地位,投机氛围较为浓厚,本文试图分析这些投机性交易行为对期货价格的影响。我国三大商品期货交易所在每日公开多空双方前二十名期货公司会员的详细成交及持仓情况,这些主力席位代表了市场中的主流资金。本文选取螺纹钢、天然橡胶、PTA、玉米这几个交易活跃的期货品种,利用每日前二十名主力席位的交易信息构建影响力指标,代表交易的投机程度,以此识别各个期货市场中的“有影响力席位”,再以多空不平衡指标表示“有影响力席位”的交易情绪,研究其与价格的相关性及其信息优势。本文先后使用了线性回归模型、VAR模型来进行实证分析,发现除天然橡胶期货市场的“有影响力席位”影响较弱外,在螺纹钢、PTA和玉米期货市场中,“有影响力席位”中某些机构的多空不平衡指标与下一期的收益率有显著的相关性。此外,将多空不平衡指标分解为预期和未预期部分之后,发现只有未预期部分是价格的Granger原因。本文还使用Probit模型分析了“有影响力席位”相较于其他机构的信息优势,结果显示个别机构在螺纹钢、PTA期货市场中有显著的信息优势,他们的交易行为对于预测下一期期货价格走向的平均正确概率比其他机构高出4%-7%。最后本文基于“有影响力席位”的交易信息构建了CTA策略,回测结果显示策略在螺纹钢期货市场中表现出色,对实际投资具有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