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作为无产阶级革命伟大的导师,他不仅是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由理论变成现实的第一人,还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探索解决农民问题的第一人。列宁在继承马克思和恩格斯农民问题理论的基础上,从俄国是一个农民占人口大多数的农业国出发,创造性地探索了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解决农民问题的具体道路,形成了一套解决农民问题的理论。我国与俄国的基本国情类似,都是农民占人口大多数且经济文化都很落后的农业国,在基本国情类似的情形下探讨列宁解决农民问题的理论和实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以及当前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突出的时代意义。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绪论部分简要介绍了选题的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部分是列宁农民问题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列宁农民问题理论是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农民问题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俄国现实的国情提出来的。首先论述了列宁农民问题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理论依据;接着又把列宁农民问题理论置于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中加以系统研究,理清了列宁农民问题理论发展历程即初步探索、加速发展、曲折摸索和完善成熟四个阶段。第三部分是列宁解决农民问题的具体实践。该部分重点论述了列宁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解决农民问题的具体措施:政治领域的强化包括加强工农联盟和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经济领域的转变是从土地所有制、生产组织形式和分配领域中进行;文化领域的变革则体现在在农村开展文化革命和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等方面。第四部分是列宁农民问题理论的历史价值和当代启示。一方面列宁农民问题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同时也为毛泽东和邓小平解决中国农民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另一方面研究列宁农民问题理论对我国现阶段农民问题的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最后是结语。回顾并总结列宁解决农民问题的理论和实践,探讨解决我国农民问题的思路,并对今后农民问题理论的研究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