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Pegatr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中国国企改革的核心。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混改如何影响国企投资效率,对如何更好地提升国企的治理效率,充分发挥国企作为国民经济的“顶梁柱”和“压舱石”功能,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混改引入非国有股东后,能否形成更有力的监督,减轻国企的代理问题,提升企业的投资效率?企业的投资效率是否会根据混改中非国有股东是否参与高层治理的情况而产生显著性差异?进一步地,在分层分类推进国企混改的背景下,行业竞争程度和市场化进程又会对前述影响关系产生什么样的调节作用?这是本文思考的主要问题。本文由五部分构成。第一章为导论。阐明了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思路和方法、内容和贡献以及文章存在的不足之处。第二章为文献综述。梳理了国企混改与投资效率的相关文献,并作出分析述评。第三章为理论分析。回顾我国混改发展的历程后,分析混改对国企投资效率的影响机理,为本文研究假设的提出奠定理论基础。第四章为实证分析。首先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其次选取2009-2020年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检验和分析。第五章为研究结论及启示。根据实证结果,得出研究结论,并提出可能的政策建议,最后提出本文的研究局限和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1)国企进行混改有助于提升投资效率,但是该提升作用在非国有股东参与高层治理时才显著,单纯的持股与投资效率的提升不具有显著关系;(2)行业垄断性和市场化水平之于混改对国企投资效率的影响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处于竞争性行业和位于高市场化水平地区的国企,混改对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大;(3)进一步分析中,检验了混改对投资效率的作用机制,发现代理成本在混改对投资效率的影响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国企混改主要通过非国有股东发挥“治理效应”优化投资效率。本文在研究对象、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上可能做出一定的贡献。第一,研究对象上,以往对混改的研究文献,更多是基于单个典型案例展开,本文以所有上市国企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大样本分析,同时从非国有股东持有的股权和委派的高管入手,探究混改的效用。第二,研究视角上,从企业投资的角度,丰富了国企混改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已有文献从政策性负担、创新水平、内部控制质量、企业绩效、会计信息质量等角度研究混改的效用,本文则从投资效率的角度出发,基于混合股权所形成的差异化治理视角,结合委托代理理论和产权理论,分析混改对国企投资效率的影响。第三,研究方法上,实证检验行业垄断性和市场化水平之于混改对国企投资效率影响的调节作用,并采用逐步检验法,进一步从“治理效应”这条路径检验混改对国企投资效率影响的传导机制。
其他文献
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发生之后,各国也仍在发生着或大或小的影响全国甚至全球经济发展的负面经济事件。由于国内外多次经济大变动的影响,我国经济在发展中也变得愈发地不稳定,政府不得不制定若干应对措施和相关政策来缓解国内经济形势的压力。但并不是出台了对应政策就可以直接解决我国经济受到的负面影响,因为刺激性的政策作用较为猛烈,很有可能转化为通货膨胀等国内的宏观经济问题,由此政府就会面临选择改善内忧还是解决
学位
伴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重,人们也逐渐意识到维持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各国在探索大气环境保护与治理的过程中,碳减排机制的有效性日益显现。1997年,在日本京都签订的《京都协议书》首次规定发达国家需要承担减少碳排放量的义务,并明确履约国家可以通过国际碳交易市场以买卖碳排放权的方式完成各国减排义务。自此,各国开始将碳交易作为推动控排企业减少碳排放量的主要政策性手段,并逐渐衍生出
学位
企业通过实施产融结合,能够有效的降低自身的融资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并大幅度推动企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质量的协同增长。因此目前国内外较多的大型企业集团在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均高度重视采用产融结合的手段来增强自身的资本运营效益,进而辅助企业实现价值增值。但需要明确的是,大型企业集团在开展产融结合的过程中,将会为企业自身的运营发展带来较为突出的正效应和负效应。这就意味着大型企业集团在进行产融结合时,应该
学位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市场的有效性在逐步提高,其给上市公司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由于信息不对称情况的存在,公司管理者的盈余操纵行为普遍存在。这不仅降低了会计信息质量,损害了信息使用者的利益,还会增加公司的代理成本,甚至会扰乱市场运行,因此,研究探讨如何减少盈余管理行为并提高盈余质量意义重大。国内外学者在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和治理等方面展开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盈余管理现象在资本市场上仍普遍存在
学位
股票回购起源于上世纪的西方国家,我国股票回购制度的建立和市场的发展都较晚。近年来随着我国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法律,监管层面对股票回购的限制门槛逐渐降低,又由于股票回购自身存在多种优点,因而这一资本运作方式引起了我国国内上市公司的重视,许多企业把股票回购作为一种新型的资本和管理手段。2018年之后,股票回购更是风靡于A股市场,实施股票回购的案例数和回购金额总量都创下历史新高,学者们对股票回购的关注度也越
学位
金融机构贷款是企业债权融资的主要方式,融资方式本身又会对企业的经营过程和价值增值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目前,针对我国上市公司贷款事件公告的研究主要围绕贷款事件公告产生的市场反应展开,但对公告本身传递的企业债权融资特征缺乏深入的讨论和挖掘。本文通过对2008-2019年间我国上市公司披露的贷款事件进行分析发现,企业在同一时点向多家机构借款,企业的真实情况不会因银行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不同银行愿意提供的
学位
如今我们面对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和对相关医药产品的需求也在增加,进而促进了医药制造业行业整体保持稳定的发展速度。但由于原材料价格成本影响以及政策等多种原因导致相关商品价格远不及预期,医药制造业盈利水平难以实现高速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制定合适的企业成长路径,以帮助企业实现自身发展目标便显得更加重要。从短期来看,不同的企业成长路径会产生不同的市场反应,
学位
为吸引红筹企业回归国内资本市场,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创新在不断推进。中国存托凭证(Chinese Depository Receipt,简称CDR)制度的正式推出表明了我国金融改革创新支持科技企业发展的进程在加速,CDR制度正式在科创板试点推行,一方面可以促进金融产品的多元化,另一方面为海外优质资本回流和红筹企业回归国内资本市场融资提供另一种方式选择。本文首先以红筹企业回归上
学位
当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叠加新冠疫情影响,宏观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部分企业债务负担不断加重,处于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债务情况更不乐观,企业陷入经营困境,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规模不断攀升,宏观经济运行风险蔓延开来。债转股作为一种世界范围内广泛用于化解债务风险的方式,于上个世纪末首次在我国大规模实施。2016年,为进一步推动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去经济杠杆”、“防金融风险”的重大任务,国务院相关
学位
近年来,我国不断探索完善分拆上市相关规定,2019年12月我国境内分拆上市得到放开,上市公司在境内与境外分拆上市都有规可循。与此同时,我国对本土医疗器械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强,除了颁布法律法规规范医疗器械行业外,还出台了“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集中带量采购”等一系列政策引导医疗器械公司转型升级,使产品向高技术含量的方向发展。基于此,作为一种收缩型资本运作方式,分拆上市成为医疗器械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