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选取了来自国内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Soja亚属和Glycine亚属共16个种81份材料,通过利用实验室前期的已测序数据和数据库中的大豆重测序数据,对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中均未发现变异位点的基因进行筛选,以期挖掘出新的适用于大豆属系统发育研究的核基因;同时结合文献中挑选的基因序列信息,重构大豆属的系统发育树,为后续对大豆属进行近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本文共挑选了14个基因片段,其中从文献中挑选了4个cpDNA片段,3个nDNA片段;从实验室数据和重测序数据中,筛选出7个新的引物通性较高、变异速率适中(约10%)、易装配的低拷贝的核基因片段。2、4个cpDNA片段,测序长度共2068bp,SNP位点95个,θ值0.00925,π值0.01100;3个nDNA片段,测序长度共1074bp,SNP位点170个,θ值0.03188,π值0.03223;7个新的nDNA片段,测序长度共2567bp,SNP位点258个,θ值0.02024,π值0.01705。3、对大豆属各种内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不同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差异较大。其中G.can、G.cla、G.tab、G.tom四个种的π值和θ值相对较高,并且G.tab的π值和θ值明显高出其它种,说明其种内差异较大。4、对大豆属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大豆属被分为黄豆亚属和大豆亚属两个大支;大豆亚属内又被划分为3个主要的分支。该研究结果在大支的划分上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单独基于不同类型的基因数据进行建树分析,结果表明分别基于叶绿体基因与核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在Glycine亚属内的划分明显不同。5、单独基于叶绿体基因与核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G.tabacina均被划分为两组,一组是来自国内的品种G.tab 6-G.tab 10(2n=80),一组是来自澳大利亚的品种G.tab 1-G.tab 5(2n=40)。推测可能是由于四倍体的G.tabacina(2n=80)是古多倍体复合体,与二倍体G.tabacina之间的遗传差异较大。另一方面,由于种群间的遗传分化与地理距离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长期的环境和地理隔离,也可能加剧了它们之间的遗传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