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门女将故事当代传承与发展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galj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门女将故事塑造了佘太君、穆桂英、柴郡主以及杨八妹等富有魅力又独具特色的女性人物形象,讲述了她们在男将阵亡、国家危难的情况下,毅然领兵出战的故事,讴歌了杨门女将保家卫国的精神。杨门女将故事虽脱胎于杨家将故事,但许多人物和情节并没有史料支撑,而是来源于民间社会的文化再生产。民众通过口头讲述和文化展演,将故事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从而使杨门女将故事饱含民间道德情感和审美趣味。杨门女将故事历经千年岁月,仍然充满生命活力,成为中华民族经典的文化符号。本文沿着时间脉络,梳理了明代至当代杨门女将故事发展演变的情况。以杨门女将故事改编的文艺作品为主要对象,研究民间故事传承演变过程中的特点和规律。本文在文本研究的基础上,借鉴文化研究的方法,将杨门女将故事与社会发展、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探究故事传承背后的动力机制。正文部分,分为五章展开论述:第一章“杨门女将传说概况”。梳理明代小说《杨家将演义》与《北宋志传》中关于杨门女将的代际关系和人物特点。分析清代杨门女将故事在戏曲领域内文本的繁荣,体现出故事的变异性与民间审美趣味。从文化思潮、民族融合以及戏曲发展的角度分析明清时期传说演变的原因。第二章“女性解放与男女平等”。民国时期到新中国建立之前,伴随着思想和观念的革新,女性观众进入戏院观看演出,促进了旦角的发展。旦角的代表艺术家梅兰芳引发了《穆柯寨》这出杨门女将戏的走红,鼓舞了先进女性对婚姻自由和男女平等的追求。杨门女将戏也激励着民众抗战的决心。第三章“爱国情怀与妇女力量”。聚焦新中国成立之初到改革开放前夕,杨门女将故事的发展。由于国家的重视,杨门女将戏曲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扬剧《十二寡妇征西》被改编为《百岁挂帅》以及京剧《杨门女将》,成为庆祝建国十周年的展演剧目,体现出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精神。同时,女将的性别身份鼓舞着广大妇女寻求翻身和解放,投入到社会生产中去。第四章“文化符号与文化资源”。改革开放后,在多元文化影响下,杨门女将故事发展呈现出多彩样貌。杨门女将逐步完成符号化,成为对外展现中华文化的符号。受高雅文化的影响,杨门女将戏曲与西方交响乐相结合,涌现出新的表演形式——交响京剧。青春版《杨门女将》成为现代思想浸润之下有针对性的探索,体现出青年亚文化的影响。流行文化影响了杨门女将系列电影和电视剧等影视作品的改编,使故事内容和讲述形式发生颠覆性的改变。第五章“杨门女将故事传承与发展的动力机制”。本章探讨的是故事在传承发展过程中的推动力量。国家为了实现有效治理,从民间汲取文化符号,国家话语力量强大后又影响了民间社会的观念、行为和实践,使杨门女将故事由“民间性”上升到“人民性”。故事在内容上的多面向性决定了其与爱国、女性和家族等讲述主题的衔接,拓展了故事发展空间。杨门女将故事的稳定性、流变性与民族性,使其在稳固传承的同时又保持生命活力。结语部分,对全文的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进行梳理、概括,反思本文研究有待完善之处,并对今后杨门女将故事当代传承与发展研究做出了展望。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智慧河湖建设是智慧水利建设的必要组成,是深化河湖长制工作的重要条件和创新举措。智慧河湖建设应按照智慧水利建设统一部署,加强需求分析和顶层设计,进一步明确应用主体,完善系统功能,提升智慧程度,强化实施保障,在现有河湖长制信息系统基础上进行升级完善,实现河湖智慧化监管。
期刊
目的:探究就脑卒中睡眠障碍患者而言使用切脉针灸,对其康复疗效和NIHSS评分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的主体为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样本量为76例,收治时间2020年8月—2022年8月,顺序编码分组,每组38例观察样本,给予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切脉针灸治疗,对比中医症候积分、HAMA、NIHSS、ADL分值、PSQI评分、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评价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提示差别小
期刊
学位
学位
报纸
随着移动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机器人的控制技术和路径规划轨迹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针对多移动机器人的集群控制领域一直是研究的重要课题,尤其是在多移动机器人的集群编队路径规划算法中。目前集群编队控制在路径规划方面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多移动机器人集群编队控制系统复杂,集群编队在路径规划时无法全局规划出编队完整性,同时会出现集群编队避障效果差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领航跟随算法完成集群编队控制,在避障过程中使用
学位
佘太君是英雄传奇小说《杨家府演义》中的核心人物,不同于以往文学作品中所讴歌的贞洁烈妇形象,也不同于男性期待视野下温婉动人的深闺怨妇形象,其性格突破了传统的女性社会形象,具有骁勇善战、深谋远虑、深明大义等特点。这一形象有着多方面的社会意义,体现了处于内忧外患、战乱不息社会中的民众对能拯救国家危难的英雄的呼唤,也体现了民众对女性社会地位的重新定位。
期刊
工业化程度的加剧和人类活动的干扰导致土壤质量和可持续利用能力显著下降。而土壤肥力则是制约土壤健康及植物群落演替发展的关键因素,外加碳源通过提高土壤肥力及影响微生物群落组成改变土壤微环境。针对外源碳调节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群落及有机碳矿化机制等问题,本文以芦苇为研究对象,通过好氧堆肥、生物炭烧制等外源碳制备方法,研究了芦苇好氧堆肥过程中养分特征及微生物群落演替特征;探究芦苇基外源碳(秸秆、堆肥、生物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