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5-羟甲基糠醛原位氧化的果糖“一锅两步法”高效合成2,5-呋喃二甲酸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mitan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5-呋喃二甲酸(FDCA)是一种合成生物基高性能聚酯、聚酰胺、环氧树脂的生物基单体,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当前FDCA的合成仍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未能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本文从当前研究最深入、最有希望实现FDCA工业化合成的5-羟甲基糠醛(HMF)路线出发,为避免不稳定中间体HMF的分离提纯问题,从溶剂角度入手,设计了从原料果糖到目标产物FDCA的“一锅两步法”合成体系,即以二甲基亚砜(DMSO)为溶剂,进行第一步“果糖脱水合成HMF”反应,分离催化剂后,原液中直接加入碱、水、DMSO和催化剂,构建H2O/DMSO反应系统,进行第二步HMF氧化反应,氧化产物经过滤、浓缩、酸化、纯化得到FDCA产品。文中系统研究了溶剂种类、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果糖浓度等对果糖脱水反应的影响,对HMF原位氧化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分析了反应机理和H2O、DMSO和碱在反应中起到的作用。催化剂和溶剂筛选研究证实,Amberlyst-15和DMSO分别是果糖脱水合成HMF的高效催化剂和溶剂。对该反应体系而言,温度和果糖浓度过高均会导致严重的副反应,使得HMF产率下降。在5wt%果糖浓度、120℃下的优化条件下,反应70 min,HMF产率高达97%。果糖脱水得到的HMF原液中直接加入氧化催化剂Pt/C和碱,并不能有效氧化HMF生成FDCA,难以实现以DMSO为单一溶剂的一锅法制备FDCA。但是,在HMF原液中直接加入H2O、DMSO、碱和Pt/C催化剂,构建H2O/DMSO氧化体系,可以将HMF高效地氧化成FDCA。在HMF初始浓度0.63 wt%、碱性H2O/DMSO(3/1 w/w),K2CO3/HMF摩尔比2和温度75℃的条件下,反应12 h后FDCA液相产率可达91.1%,FDCA总液相产率(基于果糖)高达88.4%。在该反应体系中,HMF快速转化为HMFCA,后者同时快速转化为FFCA,而FFCA转化为FDCA的速率较慢,是速率控制步骤。H2O的存在有利于HMF转化为FDCA,DMSO可抑制HMF的副产物形成,也能间接促进FDCA或中间产物的副产物形成,而碱有利于HMF的醛基转化为羧基。氧化产物经过滤、浓缩、酸化得到FDCA粗产品,其分离产率与氧化反应温度和HMF起始浓度有关。提高氧化温度和HMF浓度均导致副产物增多,不利于FDCA分离,使得分离产率下降。在溶剂用量20 g的规模中,0.63 wt%-2.52 wt%HMF初始浓度、75℃下粗FDCA的分离产率达55%-74%;在200 g溶剂用量的“放大”实验中,HMF初始浓度0.63 wt%、75℃下粗FDCA分离产率最高可达82.1%,经纯化处理后,FDCA纯度可达98.2%,产物颜色呈淡黄色。“一锅两步法”具有产率高(FDCA总液相产率88.4%,分离产率最高82.1%)、条件温和(脱水步骤120℃,氧化步骤75℃、0.1 MPa)、反应时间较短(总时长13 h)的优势。该法通过设计一个简单的复配溶剂系统可实现FDCA的一锅两步连续合成,避免了不稳定中间体HMF的分离和提纯,可实现连续操作,是一种简单、高效的FDCA合成技术,但反应物浓度和氧化催化剂的耐受性仍有待提高。
其他文献
本论文主要基于金属-多酚寡聚物进行内掺杂方式,设计构建生物可降解型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应用于药物释放体系及对硝基苯酚的加氢催化反应。论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二氧化硅纳米材料和多酚金属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及在纳米生物医药领域与催化领域的应用,并简要论述了本论文的选题思路与研究内容。第二、三章,利用内掺杂金属-多酚配位寡聚物构建可降解型SiO2载药体系,选用单宁酸(TA)、表没食子酸儿茶素没食子
对于大型结构的冲击实验例如弹体侵彻过程等,原型实验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并且还需要配套的实验设备。因此,人们开始利用量纲分析方法,研究用模型实验来代替原型实验并预
卵孢小奥德蘑(Oudemansiella raphanipes)隶属于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伞菌纲(Agaricomycetes),蘑菇目(Agaricales),膨瑚菌科(Physalacriaceae),小奥德蘑属(Oudemansiella),是一种食药兼用菌。本研究对卵孢小奥德蘑子实体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和鉴定,并对其粗提物的生物活性进行了初步分析。采用多种色谱手段
生物机器人是生物医学、计算机科学、电子学和无线传感技术高度发展与相互融合的产物,是新兴交叉学科中发展最活跃的领域之一。本课题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制鲤鱼小脑和延脑迷叶脑图谱,对脑运动神经核团与运动行为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研究,并对小脑和延脑迷叶运动区域细胞构筑进行了试验研究。在鲤鱼机器人运动控制方面,本研究根据鲤鱼骨性特征建立了颅脑的三维坐标系;自主研制了一种适用于空间位置测量的组合式立体水迷
细叶百合是百合科百合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观赏、食用和药用价值。其分布较广,具有较强的抗性,是优良的野生种质资源。NAC转录因子家族是高等植物特有的转录因子,其不仅在植物生长发育中发挥调控作用,同时还参与植物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响应。以细叶百合为研究材料,克隆了细叶百合LpNAC17基因并对其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荧光实时定量分析LpNAC17基因在不同胁迫条件下不同组织部位的时空表达情况;构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非点源污染对总氮、总磷的贡献率大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稻田地处水资源丰富的地区,栽植耗水量约占农业用水总量的60-70%,所产生的水流失引起邻近水体的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将不容忽视。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认为,21世纪全球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呈现增加和扩大的趋势;相比发达国家,极端降雨事件的发生可能对发展中国家的农田生态环境产生更严重的破坏
近年,中国高铁事业正值蓬勃发展,高铁建成和在建规模巨大,高铁路线遍布大江南北,同时高铁运行的最高速度也在继续不断刷新新高。高铁路基作为高铁的轨道基础,是保障高铁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保证路基具有足够强度和应有的稳定性就显得十分重要。由于路基长期承受高铁列车动荷载和静荷载影响,同时完全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在运营一定时间后难免出现各种缺陷,如裂缝和塌陷等。因此,需要对路基进行检测,判断路基的危害程度,及时
近年来,气敏传感器已经在环境保护、工业生产及安全检测等领域发挥了出色的作用,作为应用最为广泛的半导体气敏传感器之一,氧化锡气敏传感器一直以来都是气敏传感器领域研究的重点。由于氧化锡气敏传感器属于表面电阻控制型气敏元件,通过增大比表面积可有效提高其气敏性能,因此可利用生物模板法制备多孔氧化锡材料以增强其气敏性能。本文主要针对乙醇及正丁醇两种气体,以氧化锡材料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生物模板法,重点围绕着
传统振荡水柱波浪能发电装置利用透平发电机发电,长时间工作在海边潮湿环境中,装置寿命较短,维修困难,难以满足无线传感网对持久稳定电力的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介电弹性
从1845年惠斯登提出并制作了略具雏形的直线电机至今,直线电机的发展已经有170多年的历史;其中同步直线电机由于具有推力大,可靠性和效率高等特点,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业、工业、建筑等各个行业。但受限于磁性材料的发展,直线同步电机的性能很难在原有基础上大幅度提高,迫切需要一种体积小、剩磁大的新型磁体替代传统的次级磁体,来提高气隙磁场强度,以达到提升电机的性能的目的。超导体能够利用其磁化过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