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岸带作为海洋与陆地之间相互作用的地带,同时也是大陆向海洋的过渡地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世界上人类活动的活跃区就集中在海岸带。岸线变迁以及海岸带景观格局的演变能够有效反映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程度,有效指导人类合理开发利用海岸带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文以浙江省海岸带乡镇街道边界区域为研究对象,以1990年、2000年及2010年的TM遥感影像、野外实地考察数据、地图及其他相关参考数据等为数据源,以3S等技术手段为支撑,对浙江省大陆岸线的时空演化特征、空间格局及围填海格局进行分析评价,揭示其变化特点和规律,并对浙江省海岸线的综合适宜性进行了全面评价;利用景观动态模型和景观格局分析方法等对浙江省海岸带景观时空演化规律及景观格局相应进行剖析,总结景观演化规律;采用定性分析法和定量GIS-Logistic的耦合模型,选取杭州湾南岸为例,分析海岸带地区景观景观演化的驱动机制;通过构建生态风险指数,对浙江省海岸带生态风险进行评价。据此最终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研究区岸线长度和曲折度减小、岸线范围向海推进;人工化指数上升,开发利用强度增大,主体多样性增强;围填海利用类型的空间格局存在着较大的差异1990-2010年来,浙江省大陆岸线不断向海推进,且变化速度越来越快,共缩短116.71km。人类活动对于岸线的开发使岸线不断趋于平直。岸线不断扩展且向海推进,岸线扩展面积达1234.98km2,扩展速度总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岸线人工化指数不断上升,近20年来上升了0.09,其中以基岩海岸被开发利用为港口码头最为典型;岸线开发利用的主体多样性总体呈现出增强的特点。开发利用强度指数最大的为象山港岸区,最低的则为杭州湾南岸区和乐清湾岸区。1990-2010年,围填海总面积达108760 hm2。空间格局上,水域库区和港口码头的平均斑块形状指数均较大,而临海工业用地及城镇建设用地平均形状指数较小。围填海各类型聚集度均较高,宁波市围填海多样性指数较高。(2)岸线综合适宜性呈现出多样化发展趋势,以储备岸线居于首位浙江大陆岸线中,生产优先开发岸线占4.9%,生产适度开发岸线占10.3%,生活旅游岸线占21.9%,生态保护岸线占1.5%,储备岸线占61.4%。平湖市与海盐市交汇岸段、宁波甬江口以南至北仑北岸岸段、象山港沿岸的宁波市区岸段以及象山县岸段等建港条件优良,适合优先开发或适度开发;海盐市东部部分岸段、慈溪市西北部岸段等适合发展城镇或旅游开发;象山县东部部分岸段、三门县中部部分岸段等由于生态服务价值特殊,需要严格保护。(3)研究区内景观变化以建设用地、养殖用地的增加和其他用地的减少为主要特征;景观空间格局总体向破碎化、多元化趋势发展耕地呈现加速减少趋势,净减少量达632.39 km2,主要转化为建设用地。林地和水域面积呈现出减少趋势,但速度有所放缓。建设用地整体呈现出加速增长的态势,海域面积大量被占用,滩涂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养殖用地及未利用地面积不断增加,且近20年呈现出加速的趋势。同时,景观斑块数量的增加导致海岸带景观类型趋于破碎化,平均斑块面积从1990年的470.7 hm2下降到2010年的245.9 hm2;斑块密度由0.21个/hm2提高到0.41个/hm2。随着斑块面积的不断下降以及边界密度的不断增加,导致景观斑块形态逐渐趋于复杂化,同时,景观的多样性水平也不断提高。(4)研究区内景观变化受自然和人文因子共同驱动自然因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海域水动力沉积的变化以及河流输沙量导致岸滩淤涨及各类湿地盐沼的形成。此外,最主要的原因更来自于人为因素。在以乡镇为单位的中小尺度研究中,纯自然驱动因素较人文驱动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弱,而区位因素对于景观类型演变的影响相对较为明显。且作为交通要道的国省道对于乡镇而言影响力不及县道明显。而经济发展的人口、工业水平、工业产值等对于杭州湾南岸岸段各景观类型的变化具有较强的驱动作用。(5)研究区内生态风险呈现出上升趋势,但上升速度有所放缓1990年,浙江省海岸带景观以低和较低等级生态风险区为主,2000年低、较低等级生态风险区面积均有不同程度减少,而中等生态风险区面积显著增加。至2010年,低生态风险区面积进一步减少,而高与较高生态风险区面积增加明显。空间上的演化趋势表现为低级和较低级生态风险等级区域不断向陆侧后退,中等、较高和高生态风险区在沿海地区不断扩展,侵占生态风险等级相对较低区域,以沿海平原的淤泥质海岸尤为典型。从变化速率来看,2000~2010年生态风险等级上升的速率明显低于前10年,人类在开发利用各类景观的同时,更加注重各类景观生态环境的保护,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正在逐步寻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