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句子加工是语言理解的基本形式,探讨句子的加工机制对于语言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在句子实时加工的动态过程中,加工系统是如何在瞬间内将句子中的语义、句法等不同信息迅速地分析整合从而形成对句子的最终解释的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尚存在争论。传统的行为研究采用反应时和正确率的研究范式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形成了两种主要理论:模块观和交互观。前者认为句子的加工机制由不同模块组成,每个加工模块都负责某一项具体的加工任务,互不影响,其中句法加工模块起主导作用;后者则认为句法加工与语义加工从一开始就存在着交互作用,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然而,行为研究对句子加工机制的探讨有其局限性:反应时和正确率反应的是语言加工的综合结果,无法展现句子实时加工的时间历程。因此,一种更加先进的方法ERP技术(event related potentials,事件相关电位)被研究者应用到语言加工的研究中来。ERP能以其高时间分辨率的优势反映与刺激呈现时间同步的脑电信号,从而将行为表现与生理机制相结合,展现语言理解的实时情况。 在ERP技术的支持下,对于句子加工的研究从行为层面推进到了认知神经层面,出现了一批新的关于句子加工的理论模型。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种:句法中心说和语义中心说。句法中心说认为,在句子加工中句法加工优先于语义加工,并且起主导作用。支持该理论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是Friederici提出的三阶段模型。而近年来,一系列基于ERP技术的实证研究对句法中心说的观点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促使研究者们提出了语义中心说的观点。该观点认为基于记忆的语义加工或者是以语义加工为主的联合通路操纵着句子的实时加工过程,支持该观点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伯恩凯索和斯凯莱斯威斯基提出的扩展的论元模型。研究者在句子的加工机制究竟是以句法为中心还是语义为中心这一问题上相持不下。 目前,对于句子加工机制的研究多为印欧语系语言,且以母语为主。研究者采用的实验材料多为单句,缺少在语篇层面上对句子加工机制的探索,而语篇理解恰恰更能够体现语言理解的整体动态过程。因此,本研究利用ERP技术,采用语义违例的研究范式,尝试从语篇层面上探索以汉语为母语的晚习得英汉双语者句子加工的心理机制,利用ERP的各项指标尝试性解释以汉语为母语的晚习得英汉双语者是如何进行句子的实时加工的。同时,实验设计了英语水平高低不同的两组被试来考察它们句子加工机制的异同,实验结果有望为二语学习或教学提供借鉴。本研究主要发现: (1)在单句层面上,高水平晚习得英汉双语者(高晚双)与低水平晚习得英汉双语者(低晚双)被试的句子加工机制存在差异。高晚双被试在遇到语义加工困难时,其句子加工系统会自动进入联合通路进行持续分析从而形成对句子的最佳解释;低晚双被试在遇到语义加工困难时,其句子加工系统会突然中断,依然会对句子形成一个解释,形成的依据与任务相关。 (2)输入语篇后,高晚双被试和低晚双被试的句子加工机制都发生了变化。高晚双被试在遇到语义加工困难时其加工负荷减轻,说明语境对于高晚双被试处理语义加工困难起到了协调作用;而低晚双被试在遇到语义加工困难时其加工负荷反而增大。同时,低晚双被试在遇到语义加工困难时,其加工系统出现了与高晚双被试类似的联合通路持续分析,说明语境虽然增加了低晚双被试的加工负荷,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其原有的加工机制。然而,对于语境是如何优化其加工机制这一问题尚不清楚。 (3)以往的研究一般认为ERP成分N400与语义整合有关,在本研究中发现N400似乎与语义记忆检索有关3;ERP成分P600通常认为与句法整合有关,在本研究中发现P600似乎与多条通路的联合分析有关4。 (4)无论是在单句层面还是语篇层面上,高晚双被试的句子加工机制基本符合扩展的论元模型的解释;而低晚双被试只有部分符合扩展的论元模型的解释。本研究部分地支持了语义中心说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