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货币政策规则是中央银行为了实现其政策目标事先确定的以执行货币政策操作的准则和程序。按照货币政策工具的不同,货币政策规则一般可分为货币供应量规则和利率规则,前者又称为数量规则,是指以基础货币投放量为政策工具的货币政策规则,后者又称为价格规则,是指以短期利率为政策工具的货币政策规则。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已逐渐从货币供应量规则转为利率规则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而关于货币供应量规则和利率规则对我国经济的调控绩效一直没有达成共识,关于哪一种规则更能解释中国的货币政策仍然没有明确的答案,对于哪一种货币政策规则更适合我国也还没有定论。与以往研究货币政策规则的文献不同,本文试图将货币政策与其他政策结合起来,即分别在逆周期财政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下对两种货币政策规则进行比较分析。 进入21世纪以来,关于我国货币政策规则的研究一直受到学者们的高度关注。最初的研究以单个方程估计和VAR为主,分析框架属于局部均衡。由于新凯恩斯DSGE模型能够较好地避免卢卡斯批判问题和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等问题,因而目前关于货币政策规则的研究基本以DSGE模型分析框架为主。本文先使用最新的数据对我国货币政策规则进行了估计,然后运用两个新凯恩斯DSGE模型分别讨论了逆周期财政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下货币供应量规则和利率规则的经济调控表现。 关于逆周期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规则。本文在一个带有价格粘性、惯性消费和投资调整成本等新凯恩斯特征的DSGE模型中引入政府支出的生产性,将政府支出分为政府购买支出和公共投资支出,政府购买支出和公共投资支出均由内生决定,其可以通过消费税,劳动收入税,资本收入税而获得资本资源,可发行无风险的政府债券,并且税收和政府赤字之间遵循一定的财政政策规则。把政府购买支出和公共投资支出设定为逆周期的,使其对产出缺口做逆向反应。在这样一个逆周期财政政策下从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脉冲反应分析、中央银行损失函数以及政府支出乘数三个方面分析比较了货币政策的数量规则和价格规则。研究结果表明,从脉冲反应来看,价格规则比数量规则能在更短的时间抑制产出波动。从中央银行损失函数来看,面临投资专有技术冲击时,价格规则下的损失较小,而面临中性技术冲击时数量规则下的损失更小。从政府支出乘数来看,政府购买对产出的乘数在两种货币政策规则下都是正效应,对消费和投资在两种货币政策规则下都是负效应;公共投资对产出、消费和投资基本上是正效应,且在数量规则下乘数更大。研究结果建议:政府实施逆周期财政政策时,从乘数效应看,相比政府购买,采用公共投资可能效果更好。因为虽然政府购买对产出可能有正的效应,但是其对产出的乘数效应没有公共投资的大,且政府购买会挤出消费和投资,而公共投资对消费和投资挤出效应较小而且从多期看可能还有挤入效应。当公共投资实施逆周期财政政策时,从乘数效应上讲,货币政策规则使用数量规则比价格规则更优,在数量规则下面临中性技术冲击时中央银行损失函数较小,公共投资对产出的乘数更大。 关于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规则。本文在一个有价格粘性和投资调整成本的金融加速器模型中引入宏观审慎,从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脉冲反应分析和中央银行损失函数等方面对不同的宏观审慎政策制度下数量规则和价格规则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也考察了不同宏观审慎政策的效果。分析结果显示,数量规则和价格规则的比较结果与宏观审慎政策有很大的关系,宏观审慎政策有助于降低金融冲击的影响,而且有独立的宏观审慎政策能够更好地降低金融冲击的影响。具体地讲,没有独立的宏观审慎政策时,扩展的货币政策价格规则对经济的调控绩效要比扩展的货币政策数量规则略好。有独立的宏观审慎政策,数量规则和价格规则各有优势,面临中性技术冲击时在数量规则下中央银行损失函数更小,而面临金融冲击时在价格规则下中央银行损失函数更小。当然,若仅考虑减少金融冲击的影响,则独立的宏观审慎政策结合扩展的货币政策价格规则为最优选择。 综上所述,货币供应量规则和利率规则对经济的调控表现与逆周期财政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有相当大的关系。当存在逆周期财政政策时央行选择货币政策规则时需要权衡不同冲击下的中央银行损失函数和不同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当存在宏观审慎政策时央行需要权衡金融冲击带来的影响和其它冲击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