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奥地利著名作曲家沃尔夫冈·阿玛迪乌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年生于萨尔茨堡,是世界上公认的最伟大的音乐奇才,有“音乐神童”之称。他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海顿、贝多芬并称为古典乐派三大音乐巨匠。在他短短的三十五年生命中,共创作了二十二部歌剧作品。歌剧一直是莫扎特的音乐创作主流,他曾在一封信中写到:“歌剧对于我要先于任何其他东西。”在歌剧的创作风格上,莫扎特继承了格鲁克对歌剧的改革,同时又极具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他的音乐深刻地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精神,赋予音乐以歌唱的优美性欢乐性,与此同时又隐含着悲伤。“花腔”(Koloratur)一词源于德文,是指旋律精巧且灵活的装饰性乐句,多用于器乐曲和声乐曲中。花腔唱法最早出现在格利高里圣咏中,在十七十八世纪时,由阉人歌手将其发展至鼎盛,从而使得花腔唱法成为美声唱法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花腔女高音(Colorature soprano)是女高音声部中的一类,声音轻巧灵活,音色明亮华丽且富有弹性。音域往往高达g3,善于演唱声乐作品中具有快速音节走句、快速跳音以及花腔大颤音等众多花腔演唱技巧的华彩乐段。花腔女高音以其灵活、清晰、优美的音色,华丽、轻快的花腔技巧和超高音的华彩,在歌唱的众多声部中鹤立鸡群、独领风骚。在莫扎特的众多歌剧作品中,花腔女高音的唱段并不是特别的多,但仅有的几首却都是历经两百多年经久不衰的佳品。其中“夜后”的经典咏叹调《复仇的火焰在心中燃烧》更是被称为花腔女高音的“试金石”。本文所涉及的三首花腔女高音咏叹调分别选自歌剧《后宫诱逃》和《魔笛》。这两部作品均是用德语创作的,在他的歌剧创作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后宫诱逃》是他创作的第一部德语歌剧,开创了德国本土歌剧的新纪元,《魔笛》则是他创作的最后一部作品,这一部集大成的音乐作品,给他带了了巨大的荣耀,被誉为是“德意志民族的精神财富”。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莫扎特的生平及歌剧创作,在这一章中笔者对莫扎特的生平、莫扎特的歌剧创作等三个方面进行简单介绍,以期让读者对莫扎特及他的歌剧创作生涯有个初步认识。第二章为“花腔”唱法及莫扎特花腔歌剧作品。在本章中笔者首先介绍了“花腔”唱法的定义、花腔演唱技巧及训练方法,接着分别从莫扎特歌剧《后宫诱逃》和《魔笛》的创作背景、剧情梗概、特点与意义等三个方面做了简单阐述。第三章为歌剧《后宫诱逃》中花腔女高音经典唱段分析,在这一章中,笔者从人物角色、曲式结构及演唱技巧等三方面对本部歌剧中的一首花腔女高音经典唱段进行分析。第四章为歌剧《魔笛》中花腔女高音经典唱段的分析,同样从人物角色、音乐结构及演唱技巧等方面对两首歌剧中的花腔女高音经典唱段进行分析。在第三、四章中,笔者通过搜集材料,同时结合自身在演唱过程中对作品的理解与诠释,对莫扎特的生平、音乐特点、演唱风格等进行分析、研究,更深入地完善声乐理论界对本课题的研究,力求通过对本文的研究弥补理论方面的不足,以期更充分的发挥作品应有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