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委婉语是一种语言学现象,同时也是一种社会文化学现象。委婉语的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十六世纪80年代,英国作家George Blunt便提出委婉语一词。西方传统的委婉语研究主要集中在词汇层面的研究;早期中国的学者对委婉语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禁忌语和民俗两个方面。近些年来随着其他学科一语用学、跨文化交际、社会学以及认知学的发展,委婉语的研究也越来也全方位化和多学科化。
委婉语在本质上是一种婉约迂回的,是一种间接的表达方式,所以在交际尤其是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要正确使用和理解委婉含义就必须深入了解影响其使用的深层文化因素。文化心理作为隐蔽文化的一部分,是“一个民族发展的长期沉淀物,其内部呈现出一种稳固结构,对外则表现为一种反应程式”(王娟,2006)。同一文化中的人们往往具有相同的文化心理,而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由于其历史的外部的原因却具有不同的文化心理。民族文化心理一经形成便具有相对稳定性,而且其对语言的影响是深层的稳定的。
本文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从文化心理的角度展开,研究中西文化心理的差异以及其是如何引起英汉委婉语语用差异。
作者首先从研究委婉语和文化心理的定义入手,分析了文化心理和文化的区别与联系,并进一步研究了委婉语和民族文化心理之间的关系。随之探讨总结了委婉语的三个语用特点:规避、扬升和粉饰。通过对其功能特点的研究发现,委婉语在人类的语言交际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对委婉语展开研究极具意义。然后笔者从不同的中西文化心理角度出发,研究了形成不同中西文化心理差异的原因并探讨其是如何对中西委婉语使用表达造成影响的。通过对比研究笔者发现中西委婉语使用具有三个总体的特点,即:1)不同的委婉语用来指代不同的禁忌语。中西具有不同的文化禁忌现象因而形成自己各具文化特点的用来代指语言禁忌的委婉语;2)不同的委婉语使用在不同的委婉领域;3)不同的委婉语使用在相同的委婉领域。总结出中西委婉语使用的三大特点之后,作者随即从文化心理的角度研究探析影响中西委婉语使用特点的中西文化心理因素,研究结果发现:1)中国的畏君蔑民心理是中国语言国讳现象的产生并形成对其委婉称呼的心理根源;美国的基督教义畏惧神灵的心理是产生上帝称呼委婉的心理根源。2)中华民族的中庸和谐心理、群体取向心理以及矛盾的金钱心理分别是产生称呼婉语和金钱婉语的心理根源;美国的种族心理和霸权心理分别是产生美语中民族婉语和战争婉语的心理根源。3)对生、老、死这三种现象,中美具有不同的心理倾向。中华民族的家族取向心理、尊老敬老心理、二元统一心理和美国的个人主义倾向心理、忌老诲老心理影响汉语和英语形成了对生、老、死截然不同的委婉表达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