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риторика(古典修辞学、演讲学)的复兴,在俄罗斯出现了以риторика理论为指导思想的教学演讲学研究。尽管研究刚刚起步,但所取得的初步成果却已给人不少启迪。本文就是按照这一研究方向,以外语教学领域为主要考察范围(旁及其他学科教学),探讨教师语言艺术的理论和实践问题。Риторика是一门多维的理论,涉及面十分广泛。因此,对于以这一理论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演讲学,不同的研究者难免有不同的理解和侧重。我们的理解是:教学演讲学是一门以риторика基本思想为核心、多学科交叉的实用性学科,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听众的因素,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在此基础上运用能与听众交流的语言技巧和讲解艺术,保障各项教学原则的贯彻实现,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论文由绪论、正文三章、结束语和参考文献组成。在绪论中主要介绍了课题的由来、研究对象的界定、论文的主要任务等。第一章简要论述亚里士多德риторика理论的主要思想以及риторика理论原则在教育学中的反映。亚里士多德修辞学理论的核心,是关于演讲活动三要素(этос,логос,пафос)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无论演说者人品的表现、演说内容的选择与论证,还是对听众情感的诉求,最终目的都是要影响听众的判断,使听众作出演讲者希望得到的决定。所以重视听众因素,是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典修辞学的精髓和灵魂。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就是“以人为本”的思想。修辞学和教育学从它们产生之日起就密不可分。在“苏格拉底对话”的基础上,产生出启发式教学的基本原则。古罗马时期著名的演讲理论家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不仅包含修辞学的内容,实质上也为教育学构建起一个基本框架。考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吸收了昆体良《雄辩术原理》的思想,为教学论奠定了基础。现代修辞学家和教育学家也充分肯定了教师应成为演说家的思想,揭示了教师语言艺术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教学演讲学以риторика基本思想为基石,但它并不是一门单一的、封闭的理论。它既然研究教学,必然和教育学、教学论有交叉;它作为一门探讨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