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岩溶十分发育的国家,随着水利工程建设的迅猛发展,常常会遇到石灰岩溶地区的有压水工隧洞工程修筑问题,由于岩溶这种不良地质现象的存在给水工隧洞开挖和运营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在保证穿越岩溶发育区水工隧洞施工的快速顺利进行和安全运营同时,如何确保围岩的稳定性是目前岩溶地区水工隧洞施工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本文首先通过收集国内外大量文献,根据以往岩溶隧洞研究成果,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岩溶洞隙形态和空间分布特点及其引起隧洞灾害的原因和灾害类型,并提出岩溶隧洞分析模型。在建立的分析模型基础上利用ANSYS10.0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岩溶洞隙处于城门洞型和圆形隧道拱顶上方、边墙外侧和仰拱下方三种情况进行了数值计算。根据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顶部溶洞对隧洞拱顶和拱底的竖直方向变形有一定抑制作用,使其变形量较之无溶洞时变形量有所减小;隧洞侧墙受顶部溶洞影响水平方向变形较之无溶洞时有所增加。(2)底部溶洞对隧洞拱顶下沉同顶部溶洞一样具有抑制作用,圆形隧洞底板竖向变形量小于无溶洞时变形量。城门洞型隧洞受底部溶洞洞径不同影响变形有所不同:当溶洞洞径小于隧洞洞径时,隧洞底板受底部溶洞影响较之无溶洞时竖直方向变形有所增加;当溶洞洞径大于隧洞洞径时,底板竖直方向位移较无溶洞时减小。(3)受侧壁溶洞影响,隧洞拱顶下沉,底板上鼓,以及近溶洞侧洞壁水平变形和无溶洞相比都将增加。隧洞远离溶洞侧的侧墙水平方向变形将小于无溶洞时的变形。(4)当隧洞受到内水压力作用时隧洞近溶洞侧的径向变形量较无溶洞时将增大,而其隧洞其他地方变形量较无溶洞时略微减小。根据数值模拟结果提出了受内水压力时隧洞近溶洞侧变形特征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