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违宪审查基准是违宪审查机关对有违宪争议的案件进行审查,判断审查对象合宪与否而长期积累的技术规范。违宪审查基准不仅是判断法律法规的合法性或合宪性的裁判标准,同时也是独立于实体法律规范的技术。违宪审查基准与违宪审查权紧密相连,使违宪审查权更规范地运用在宪法体制下。违宪审查基准存在的正当性在于基本权利的差异性,要求宪法给予不同的保护和救济。要建立全新的、实用的违宪审查制度,关键是确立并正确选择适用违宪审查基准。就我国违宪审查基准的选择而言,目前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还未发挥实效性作用,宪法解释规范技术还缺乏实践土壤,亟待借鉴国外相对成熟的宪法解释技术经验,运用违宪审查基准理论来反思当前我国热点宪法事例纠纷并作出合理判断。本文首先概述违宪审查基准的背景和理论实践意义,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在违宪审查基准方面的一系列成果和不足之处,这为本文的后续部分提供理论指导;其次详细阐述了违宪审查基准的概念特征和历史沿革,考察并评析了美国和德国典型审查基准模式的适用;然后提出了构建我国新型违宪审查基准模式的设想。我国的法律法规存在限制公民基本权利的情形,由此引发出一系列的纠纷。应对这种纠纷解决需要,构建起六重审查基准,从立法目的的合法性、立法目的和立法手段的关联性、适用范围三个方面进行判断;最后运用六重审查基准来探讨分析我国当前的热点宪法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