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可以说社会的和谐归根到底是由人的和谐决定的,而人是具有思想意识的社会行为主体,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思想的支配下进行的。而德育解决的正是人的思想和精神层面的问题。因此,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视域下,德育显得尤为重要。令人担忧的是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高校德育在肩负起各种责任的时候却显得力不从心。面对切切实实存在的德育问题,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高校德育应该怎样做、怎样转型才能抓住时代精神的脉搏?本文力图将交往理念融入高校德育转型中,为高校德育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提出用交往德育来解决处于困境的高校德育的问题。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研究交往德育与和谐社会的相通之处,利用和谐理念来深入分析和谐社会构建中高校德育存在交往缺失的根源及表现,做到知己知彼,从而提出交往德育,再了解实施交往德育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具有的借鉴价值和积极意义,进而思考和谐社会构建中高校德育的转型问题。文章共分五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绪论,主要是简要地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二个部分,主要是论述关于交往德育与和谐社会的一些基本理论。首先从交往德育的本质、理论基础两个方面分析对交往德育的理解,然后介绍了交往德育与和谐社会两者的密切关系。第三个部分,主要是基于第二部分内容对交往德育与和谐社会两者关系的分析,从和谐社会构建中高校德育存在交往缺失的问题出发,对其根源和表现进行分析入手,找到高校德育在和谐构建中出现越来越多的弊端,进而提出实施交往德育,为下面论述交往德育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具有不可取代的重大意义进行铺垫。第四个部分,深入探究了和谐社会构建中高校交往德育的重要意义,交往德育的重大意义,分别从交往德育体现了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教育保障、深化和发展了和谐社会理论三个方面加以论述,为本文主题论述提供理论依据。第五部分,在前四个部分内容合力分析的基础上,主要提出了面对和谐社会构建中高校德育转型,高校德育所作的走向交往德育的回应。从走向交往德育是其走出困境的必然选择出发,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在深化和谐社会构建中和谐理念的基础上,高校德育走向交往德育要加强交往主体和客体间关系的平等性、调动交往主体交往心态的积极性、增强交往主客体交往形式多样性四个主要方面来思考和谐社会构建中高校交往德育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