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量谱(Biomass size spectra)是生物个体大小的分布模式,是能量在生物群落中的分布,近年来被广泛用于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研究。本文应用生物量谱理论,利用2007年8月、2009年10月、2010年1月和2010年5月,“北斗”号调查船对南黄海进行渔业和生物环境调查的数据(水域范围为:33.50°N~37.00°N,121.5°E~124.5°E),分析南黄海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粒级组成特点。并应用GAM模型和GLM模型探讨生物量谱的参数与小黄鱼、鳀鱼的渔获尾数的关系。以期为黄海生态系统的食物营养动力学和可持续产出的研究提供基本的理论依据和有效参数。具体结果如下:1.四个季节总浮游动物的Sheldon型生物量谱是连续的,有四个波峰,粒级范围为-2.1~15.7。随着粒级的增大,生物量谱线呈上升趋势。季节间,浮游动物的Sheldon型生物量谱有差异。2.四个季节总浮游动物的标准生物量谱的能拟合为一条直线,其斜率为-0.75,截距为18.7,r2为0.74,p<0.001。依据其穹顶形状,将浮游动物分为4组,为S、M、L及XL。其中,M和L组谱线的回归直线均显著。各季节的生物量谱有差异,表现为:斜率,春季<秋、冬季<夏季;截距,秋季<冬季<夏季<春季。3.夏季粒级多样性指数最大,为0.00597;冬季最小,为0.00502;春、秋季节多样性指数比较接近。方差分析表明:季节间,多样性指数差异极显著(F=13.15,p<0.01)。季节间,多样性指数的空间分布也存在差异。4.营养级的变化与斜率的变化一致。春季,浮游动物总群落的营养级为3.3,为四个季节最低值,但M组的营养级为3.7,则为四个季节最高值,L组的营养级为3.0,为次高值。夏季,总群落的营养级最高,为4.0,但M组则为四季节最低,为1.2,L组为2.3,低于春季值。秋、冬季总群落的营养级均为3.8,M组分别为1.6和1.8,高于夏季,秋季L组为2.2,为四个季节中最低值,冬季L组为4.0,为最高值。5.小黄鱼的GAM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浮游动物生物量谱的参数,斜率和截距,对小黄鱼的渔获尾数的影响为非线性。显著性检验显示,斜率较显著(p<0.1,为0.058),截距极显著(p<0.01,为0.002)。6.鳀鱼的GLM模型结果表明,浮游动物生物量谱的斜率和截距与鳀鱼的渔获尾数的GLM模型为:log2Fa=-4.77*slope-0.67*intercept+11.01。显著性检验表明斜率,截距与鳀鱼均有较好的相关性。其中,截距与鳀鱼渔获尾数间显著相关(p=0.019),常数c的估计值显著水平达极显著(p<0.01)。鳀鱼的GLM模型表明随着浮游动物生物量谱斜率和截距的增大,鳀鱼的渔获尾数则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