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咪唑安定辅助儿童骶管阻滞麻醉的可行性;分析咪唑安定复合阈下剂量氯胺酮的麻醉效能;监测脑电双频谱指数及心率变异参数,评估咪唑安定复合阈下剂量氯胺酮的的合理剂量,为小儿复合靶控麻醉软件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参数。    方法:将100例2-6岁ASAI—Ⅱ级择期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n=50),两组均行骶管阻滞麻醉,其中MS组单用咪唑安定靶控输注维持镇静,MKS组用咪唑安定复合阈下剂量氯胺酮辅助麻醉。术中监测无创血压,心率,末梢血氧饱和度,脑电图,记录双频谱指数(BIS),心率变异参数(HRV),记录低氧血症的发生率,标记术中患儿出现肢动情况和用药剂量,所得数据用SAS软件作统计分析。    结果:①靶控输注咪唑安定辅助用于儿童骶管阻滞,循环稳定,低氧血症发生率MS组为6%,MKS组为0%;②咪唑安定复合阈下剂量氯胺酮辅助用于儿童骶管阻滞麻醉较单用咪唑安定维持镇静用量减少,在相同麻醉时的效应部位浓度前者为166.99ng/ml,后者为63.25ng/ml。二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③麻醉后BIS值MS组为52.31±5.34,MKS组为51.13±6.41,二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MS组HRV各成分中LF从540.80±182.12降至260.41±102.30,LF/HF从3.3 2±1.58降至1.93±0.80,TP从1399.02±359.03降至1029.04±206.01,HF值也有所下降,但程度较轻,从183.51±103.01降至161.44±77.50。MKS组HRV各成分也均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较MS组小;④组内比较切皮有体动反应者切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皮前B工S值较无体动反应者高,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B工S值在35一45时切皮体动发生率<20%。 结论:靶控输注咪哇安定辅助用于儿童骸管阻滞麻醉安全可行,呼吸、循环系统稳定,复合使用闭下剂量氯胺酮可增加咪哇安定的镇静效能,减少咪哇安定用量。HRV可反应自主神经系统的变化,间接反应麻醉中的镇痛程度。而BIS作为麻醉深度的一项监测指标对预测儿童切皮肢动有一定意义。关键词:靶控输注咪哒哇仑氯胺酮麻醉,脊尾剂量效应关系,药物脑电描记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