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硅质岩均出现在地层或构造的关键部位,因此它们可以为沉积盆地的形成及构造的恢复提供具有判别作用的信息。而目前通过对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研究认为,虽然硅质岩有可能受到轻度的后期沉积变质作用的影响,但它们的地球化学特征对于沉积环境的分析仍变得越来越有效。本文综合分析了产于北祁连山晚元古代-奥陶纪大陆裂谷和岛弧环境中31个硅质岩样品的主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通过对硅质岩主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只有Al2O3、TiO2和Fe2O3受成岩作用影响较小,而且Al2O3和TiO2代表陆源输入,Fe2O3则代表热液输入,它们的比率投点可以间接区分大陆边缘和洋中脊区的沉积。由于硅质岩的微量元素资料极少,缺乏有效的横向对比,因此不能得出较为严格的结论,但本文在大量微量元素中仍筛选出Zr、Cr和Rb,认为这三个元素受成岩作用影响较小,同时初步得出Zr和Cr可能受陆源输入的影响,而Rb则主要受热液的影响。当然对于沉积构造环境分析最成功的是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而且极少受后期成岩作用的影响。通过对硅质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合主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本文将北祁连山晚元古代-寒武纪大陆裂谷进一步划分为:与中心式火山作用相伴生的硅质岩(Ce/Ce*=1,LaN/YbN=4.3,以及Laex为45%);和与裂隙式火山作用相伴生的硅质岩(Ce/Ce*=0.92,LaN/YbN=1.1,以及Laex为60%)。同时对奥陶纪岛弧环境也可进一步划分为:与海沟俯冲杂岩相伴生的硅质岩(Ce/Ce*=0.98,LaN/YbN=1.2):与陆缘岛弧火山作用相伴生的硅质岩(Ce/Ce*=0.95,LaN/YbN=0.73);和与弧后盆地火山作用相伴生的硅质岩(Ce/Ce*=0.93,LaN/YbN=0.4)。在与中心式大陆裂谷火山作用相伴生的硅质岩中,又可区分出一类与白银厂块状硫化物矿床有关的硅质岩(HREE富集);与弧后盆地火山作用相伴生的硅质岩中也可区分出一类与石居里沟富铜矿床有关的硅质岩,为在类似构造环境中找寻这两类矿床提供了有效的找矿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