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鹰嘴豆糖醇是一种存在于鹰嘴豆中的低聚三糖,是肌醇的C6位以仅-(1→6)糖苷键结合2分子半乳糖而形成的,2个半乳糖的之间也是通过α-(1→6)糖苷键进行连接。鹰嘴豆糖醇的来源是鹰嘴豆,鹰嘴豆中有10%左右的碳水化合物为鹰嘴豆糖醇。本研究目的在于从鹰嘴豆中提取鹰嘴豆糖醇(纯度>95%),并且对鹰嘴豆糖醇的调节肠道微生态、抗肿瘤及免疫调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如下:1鹰嘴豆糖醇的分离纯化首先,把鹰嘴豆糖醇中的可溶性糖通过重量比为1:1的活性炭-硅藻土中压柱分离,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鹰嘴豆中可溶性糖组成。结果表明,鹰嘴豆中主要含有果糖、蔗糖、棉籽糖、鹰嘴豆糖醇及水苏糖。最终得到纯度为95.17%的鹰嘴豆糖醇。2鹰嘴豆糖醇调节肠道微生态能力的研究采用体外厌氧粪样混合培养的方式对鹰嘴豆糖醇进行发酵培养,测定鹰嘴豆糖醇对肠道内菌群组成的影响。空白对照组是不添加任何碳源的培养基,阳性对照组为低聚果糖。使用FISH技术对不同培养时间的有益茵群、有害菌群以及总茵群的数量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鹰嘴豆糖醇对双歧杆菌、乳酸菌都有较好的增殖作用,而对拟杆菌、梭状菌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鹰嘴豆糖醇对总茵群的数量没有显着影响,说明鹰嘴豆糖醇的益生作用在于调节肠道内菌群组成,增加有益菌,抑制有害菌。此外通过HPLC技术对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各种SCFA含量的变化进行测定,厌氧发酵24 h后,鹰嘴豆糖醇在发酵过程中生成了一定量的甲酸、乳酸、乙酸、丙酸、丁酸,总短链脂肪酸的量较高,都高于对照。3鹰嘴豆糖醇抗肿瘤活性研究采用MTT法测定鹰嘴豆糖醇对HGC-27的抑制作用,培养时间为24h时,除了最高浓度样品的抑制率在35%,其余各浓度样品的抑制率均低于20%,这表明这几种浓度的鹰嘴豆糖醇对细胞没有毒性。培养时间为48h时,各浓度样品的抑制率都明显高于培养时间为24h时的抑制率;同样,当培养时间为72h时,各浓度样品的抑制率也明显高于培养时间为48h时的抑制率,且最高抑制率达到82%。因此,表明鹰嘴豆糖醇对胃癌细胞HGC-27有明显抑制作用。4鹰嘴豆糖醇免疫调节活性的研究通过体外细胞培养和小鼠免疫抑制模型试验对鹰嘴豆糖醇的免疫调节功能进行综合评价。采用腹腔注射Cy建立小鼠动物免疫抑制模型,结果显示Cy对各项免疫指标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表明小鼠免疫抑制模型造模成功。通过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模型研究鹰嘴豆糖醇的体内免疫调节活性。结果显示,鹰嘴豆糖醇能够拮抗环磷酰胺引起的小鼠脾脏萎缩,提高免疫抑制小鼠脾脏中的溶菌酶活性和血清中溶血素水平,还可以提高免疫抑制小鼠T淋巴细胞的免疫活性。这些结果表明,鹰嘴豆糖醇不仅能够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还可以提高其特异性免疫能力。为鹰嘴豆的充分利用建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使用腹腔巨噬细胞系RAW264.7研究鹰嘴豆糖醇的体外免疫调节能力。实验结果表明:鹰嘴豆糖醇在一定浓度范围能有效的促进RAW264.7细胞的增殖;鹰嘴豆糖醇能够激活FRAW264.7巨噬细胞、提高RAW264.7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的能力,进而让机体免疫力增强,并且预防机体免受抗原感染;鹰嘴豆糖醇具有激活巨噬细胞释放NO的能力;同时,鹰嘴豆糖醇在浓度为200μg/mL对促进细胞因子IL-6、IL-1β、IFN-α及IFN吖的释放效果最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