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中国金融改革持续深化,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商业银行纷纷选择拓宽自身业务范围和收入渠道,弥补因金融脱媒给传统存贷业务带来的冲击,提高自身的经营效率。随着商业银行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张,其业务之间的重叠效应也愈发明显,这给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提高带来了新的挑战。商业银行经营效率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其涵盖了要素投入产出、业务资源配比等诸多方面。商业银行收入多元化究竟对其影响如何,需要结合商业银行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本文首先阐述了商业银行收入多元化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文献综述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以及创新与不足之处,随后对商业银行收入多元化和经营效率进行了概念界定,并从资产组合和风险理论、范围经济效应理论和商业银行转型理论三个方面分析了商业银行收入多元化对经营效率影响的理论基础。在实证分析过程中,本文利用Super SBM DEA模型全面测度了中国20家上市商业银行2010-2018年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并结合银行实际经营情况和宏观环境对效率测度结果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析。最后构建面板门槛模型对规模异质下的商业银行收入多元化对经营效率的差异化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并通过依次剔除其中一个控制变量的方法对估计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验证了本文实证分析结果的稳健性。
研究发现,首先,经营效率方面,在2010-2018年的9年间中国20家主要商业银行技术效率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分所有制类型看,研究期间中国股份制银行技术效率均值最高,城商行次之,国有银行技术效率均值最低。其次,面板门槛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商业银行收入多元化与经营效率之间存在显著双重门槛效应,当银行处于不同资产规模水平时,其收入多元化的开展对经营效率的影响存在差异。当资产规模小于16622.61亿元时,商业银行收入多元化与经营效率成负相关,商业银行开展收入多元化不利于其经营效率的提升;当资产规模大于16622.61亿元并小于67455.22亿元时,商业银行收入多元化与经营效率成正相关,收入多元化程度的提升有利于银行效率的改善;而当银行资产规模超过67455.22亿元时,商业银行收入多元化再次与经营效率呈现负相关关系,收入多元化水平的提升不利于银行经营效率的改善。除此之外,实证结果还表明景气的宏观经济环境、成本收入比的提高有助于提升银行经营效率,而不良贷款率、资本充足率、存贷比指标水平过高则不利于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改善。
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一是商业银行应基于不同资产规模差异化开展收入多元化经营,二是相关部门应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商业银行收入多元化的发展。
本文首先阐述了商业银行收入多元化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文献综述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以及创新与不足之处,随后对商业银行收入多元化和经营效率进行了概念界定,并从资产组合和风险理论、范围经济效应理论和商业银行转型理论三个方面分析了商业银行收入多元化对经营效率影响的理论基础。在实证分析过程中,本文利用Super SBM DEA模型全面测度了中国20家上市商业银行2010-2018年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并结合银行实际经营情况和宏观环境对效率测度结果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析。最后构建面板门槛模型对规模异质下的商业银行收入多元化对经营效率的差异化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并通过依次剔除其中一个控制变量的方法对估计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验证了本文实证分析结果的稳健性。
研究发现,首先,经营效率方面,在2010-2018年的9年间中国20家主要商业银行技术效率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分所有制类型看,研究期间中国股份制银行技术效率均值最高,城商行次之,国有银行技术效率均值最低。其次,面板门槛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商业银行收入多元化与经营效率之间存在显著双重门槛效应,当银行处于不同资产规模水平时,其收入多元化的开展对经营效率的影响存在差异。当资产规模小于16622.61亿元时,商业银行收入多元化与经营效率成负相关,商业银行开展收入多元化不利于其经营效率的提升;当资产规模大于16622.61亿元并小于67455.22亿元时,商业银行收入多元化与经营效率成正相关,收入多元化程度的提升有利于银行效率的改善;而当银行资产规模超过67455.22亿元时,商业银行收入多元化再次与经营效率呈现负相关关系,收入多元化水平的提升不利于银行经营效率的改善。除此之外,实证结果还表明景气的宏观经济环境、成本收入比的提高有助于提升银行经营效率,而不良贷款率、资本充足率、存贷比指标水平过高则不利于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改善。
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一是商业银行应基于不同资产规模差异化开展收入多元化经营,二是相关部门应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商业银行收入多元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