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BM17蛋白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来源 :蚌埠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csm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RBM17在喉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回顾性分析RBM17在喉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与临床情况的相关性,为进一步对喉癌的发生发展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2017年间40例患者入院后经相关检查(电子喉镜,口咽部CT,颈部MRI,病理活检、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免疫过筛、心电图、胸片等相关检查)均诊断为喉癌,排除手术禁忌,于术中切取病变组织及病变旁组织(距离病变组织大于5mm),送入病理科存档,借取病理科上述患者的蜡块组织标本,分为两组,分别对两组蜡块进行免疫组化,实验组:癌组织40例,对照组:癌旁组织40例。将所借取的蜡块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进行分组,其中一组为喉癌组织,另一组为癌旁组织,对其进行免疫组化.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RBM17蛋白进行检测;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及相关性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RBM17蛋白在喉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均有表达,在实验组(喉癌组织)中阳性率为(33/40)82.50%,对照组(癌旁组织)阳性率为(9/40)22.50%,(2)喉癌组织中的表达较癌旁组织明显增强,与实验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喉癌患者不同分期者中RBM 17的表达情况比较:Ⅲ~Ⅳ期中的表达阳性率(24/28)85.71%,较Ⅰ~Ⅱ期(6/12)50.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喉癌患者不同分级中RBM 17的表达情况比较:低分化阳性率为(8/8)100.00%,较中、高分化阳性率为(25/32)78.13%,P=0.309>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喉癌患者有无淋巴结转移中RBM 17的表达情况比较:有转移表达阳性率(21/23)91.30%,无转移患者(12/17)70.59%,P=0.113>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RBM17蛋白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2)喉癌患者不同分期者中:RBM 17的表达情况比较:Ⅲ~Ⅳ期中的表达阳性率较Ⅰ~Ⅱ期明显增高。(3)不同分级喉癌患者中RBM 17表达的比较:低分化表达的阳性率高于中、高分化。(4)喉癌患者有无淋巴结转移中RBM 17的表达情况比较:有转移表达阳性率较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增高。
其他文献
结肠癌是全球第三大常见癌症,也是全球第二大死亡癌症。每年约有120万结肠癌的新病例,同时也有70万人死于结肠癌。结肠癌的发生是由结肠粘膜细胞中基因突变和表观突变的积累
研究背景:RNA结合基序蛋白3(RNA binding motif protein 3,RBM3)是高度保守的RNA结合蛋白家族一员,能够保护细胞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正常细胞在受到低温、低氧等刺激时,RBM3
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TCE)是一种含氯有机溶剂类职业毒物,长年的工业生产不当使TCE的环境污染问题备受关注。EPA和IARC先后将TCE确定为Ⅰ类人类致癌物,肝脏是TCE中毒
摩擦纳米发电机(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简称TENG)是利用摩擦起电和静电感应效应将环境中的各种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可以作为收集微纳能源的供能器件和自驱动的传感器件。TENG作为一种全新的能源技术,在能源和传感方面具有重大的应用前景。目前TENG在结构设计和效率提升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其中通过利用清洁的太阳能是提高TENG输出的一种有效途径,但一般的TEN
本论文采用水热合成方法,利用具有孤对电子效应的SbⅢ作为杂原子的三缺位锑钨酸盐前驱体与稀土离子、过渡金属离子及不同的氮杂环羧酸配体反应,成功合成了8例有机-无机杂化异金属嵌入锑钨酸盐,并借助红外光谱、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X-射线粉末衍射及热失重分析等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且对部分材料的固态荧光进行了研究。该研究课题不仅为制备新型锑钨酸盐提供了新的合成方法,并且发现有机功能配体在目标化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社会结构转型加剧,蕴藏在各类行业当中的职业规范的约束力日渐弱化,利用职业便利或者违背职业义务实施的犯罪大量涌现。为巩固和补强刑罚执行效果,防
本文是一篇关于英译汉的翻译实践报告,所选材料为《大众科学》的四篇科技类文章,内容涉及人体科学、语言习得与心理认知、虚拟现实技术与心理健康以及社会人文与城市发展问题
目的:催产素(oxytocin,OT)是下丘脑分泌的重要脑肠肽之一,除了参与调控能量代谢及摄食行为外,近年来还发现其在胃肠道功能调控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有研究发现,肠道OT/OTR信
3-脱氧-D-甘露-2-辛酮糖酸(3-deoxy-D-manno-oct-2-ulosonoic acid,Kdo)是一种独特的位于细菌表面的酸性八碳糖。α-Kdo糖苷常见于革兰氏阴性菌脂多糖(LPS)的核心区域,β-Kdo
目的:骶前肿瘤是发生于直肠和骶骨之间潜在间隙的异质性肿瘤,其发病率极低,全世界每年发病率为0.0025%-0.014%。加之其起病隐匿,故骶前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具有挑战性。本文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