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星系核本征功率谱分析及TeV耀变体极快X射线光变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st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动星系核(Active Galactic Nuclei;AGNs)是由星系中心超质量黑洞的吸积驱动的。黑洞吸积天体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们的辐射在各个电磁波段都存在持续的光变,并且这种光变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都有表现。活动星系核的光变不仅可以作为一种工具帮助我们了解黑洞周围的结构分布,而且通过对光变性质的研究可以对吸积物理提供限制。研究光变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基于傅里叶方法的功率谱分析。人们使用周期图(periodogram)对内在物理过程的功率谱进行测量。由于活动星系核本征功率谱的性质以及天文观测采样模式的限制,周期图受到多种系统性的偏差影响,其中描述短时标光变的高频功率谱容易受到一种叫做红噪声泄露的系统偏差的严重影响。由于红噪声泄露的问题并没有理想的解决途径,我们提出一种全新的方法对红噪声泄露进行描述。我们称之为归一化泄露谱,它能描述红噪声泄露的严重程度在不同频率上的分布,并能从泄露的严重程度上限制活动星系核光变的本征功率谱。我们提出了一种蒙特卡洛方法来实现这一目标。  根据活动星系核的统一模型,当一个活动星系核存在射电喷流,并且一个喷流的喷射方向刚好朝向地球的时候,这类活动星系核就成为观测上的耀变体(blazar)。我们称一类在极高能γ-ray(Very High Energy;>100GeV)探测到辐射的耀变体为TeV耀变体。这类天体的能谱(Spectral Energy Distribution;SED)通常在X射线波段存在一个宽的同步辐射峰,这部分辐射直接产生于喷流中最高能的相对论性电子,所以通常有最短的光变时标。通过寻找这些TeV耀变体在X射线波段最快光变耀发(flare),我们可以限制辐射区的物理性质,例如磁场强度、多普勒因子、物理尺度等。我们在RXTE对TeV耀变体的所有观测中,找到了3个新的小时时标以下的X射线耀发,其中最快的光变时标(上升)小于半分钟,这个事件是现在所有AGN观测中最快的光变,并且其对应的辐射区尺度上限小于黑洞视界。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宇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热切希望能够精确地测定宇宙参数(H0,ΩM,ΩA等),从而能够判断宇宙的最终命运。然而对于宇宙尺度的距离测定是不得不首先解决却很难解决的问
学位
活动星系核的统一模型认为,拥有同样结构的活动星系核属于同一“父类”,不同的观测特征只是由于观测视角不同。当视线被尘埃环遮挡时,一个活动星系核会表现为窄线源(Ⅱ型),未被遮
本文选取利用铅星与非铅星的元素丰度观测资料作为约束条件,结合AGB星辐射核合成模型,采用参数化方法,探索低金属条件下产生铅星与非铅星的物理原因。考虑到不同核合成过程对元
本文将贫金属星和钡星元素丰度观测资料作为约束条件,结合AGB星对流和辐射核合成模型,并考虑到不同核合成过程对元素丰度的贡献。采用参数化方法,计算了29颗贫金属星和26颗钡星
研究发现星暴星系的红外与紫外光度比(IRX=LIR/LUV)和紫外光谱斜率(β)之间有紧密的相关性,然而正常恒星形成星系在IRX-β图上的分布偏离星暴星系的IRX-β关系,且有着很大的弥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