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IT)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当前企业界和学术界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许多学者尝试用资源观(RBV)理论来分析该问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这类研究也存在潜在的不足。首先,资源观理论的研究大多是静态的,没有考虑情境差异的影响,忽视了企业竞争优势和优势资源如何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一问题;其次,资源观理论重点关注的是企业资源和能力自身的属性,未能揭示IT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具体影响机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所面临的环境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越来越高,单独由静态资源形成的核心竞争力已经很难为企业带来持续竞争优势,必须充分考虑企业资源和能力随着时间的积累和动态演化的问题。因此,本文引进了动态能力的观点,尝试从动态能力的视角出发,研究IT能力如何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从而为企业的管理和实践提供建议和策略。
为此,本文主要提出了以下三个研究问题。
问题一:如何从动态能力的观点对IT能力进行定义和分类?问题二:动态IT能力如何透过运营过程来影响企业的绩效?IT-BP的整合程度(信息技术与业务流程的整合程度)作为调制变量,对不同类型的动态IT能力与运营柔性和运营效率之间的关系有何影响?问题三:动态IT能力如何透过决策过程来影响企业的绩效?
为研究上述三个问题,本文通过对以往研究的梳理和总结,构建本研究的研究模型,同时提出相应的理论假设,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一共回收到143份有效问卷,应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使用PLS软件对收集到的有效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及对理论假设的实证检验。
最后,研究结果表明:(1)IT资源、探索式IT能力的应用和IT能力的改进能够透过运营柔性来影响企业的绩效;(2)探索式IT能力的应用和IT能力的改进能够透过实时信息的获取和信息共享来影响实时决策的有效性,最终影响企业的绩效;而IT有形资源和利用式IT能力的应用只能透过实时信息的获取来影响实时决策的有效性,从而影响企业的绩效;IT无形资源则只能透过信息的共享来影响实时决策的有效性,从而影响企业的绩效;(3)IT-BP整合程度对IT能力的改进与企业运营柔性之间的关系有显著的调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