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晶粒尺度不均匀变形的韧性金属低周疲劳行为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an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金属材料内部的结构不均匀,金属材料在承受循环荷载的时候,材料内部的应力或应变会随着循环周次的上升不断地局部化,局部化严重的区域往往是微裂纹萌生和发展的位置。从这一角度观察并展开研究,有可能给出更合理的关于材料疲劳产生机制的描述。从这点出发,本文研究主要关注以下两个方面。
  (1)适用于描述循环加载下材料塑性变形规律的本构关系。要了解材料疲劳产生机制,必须要了解导致疲劳产生的变形过程。从材料微结构演化的角度来观察,即使是超高周疲劳(材料的应力远低于材料的屈服应力),其疲劳源的形成也与其局部微观塑性变形和积累密切相关。因此能合理描述材料在循环往复加载下的本构关系和分析模型,是本文研究必须要考虑的。
  (2)具备预测应变幅--寿命曲线能力的模型方法。对材料疲劳寿命规律的描述和预测,经典疲劳分析方法主要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要了解材料的基础疲劳特性(例如对称拉压循环下的应变幅--寿命曲线),必须在系列疲劳实验基础上用数据拟合的方式来表达相应的描述。这种描述实际上是建立系列实验数据点的插值函数,然后通过内插来描述材料的寿命规律。而本文研究主要考虑发展一种能预测应变幅--寿命曲线的方法。这种方法可通过一个应变幅下的循环疲劳实验确定材料的抗疲劳特性参数,然后对其它应变幅下循环的疲劳寿命给出合理的预测。
  本文考虑建立Voronoi多晶聚合体,并从宏观和微观分析两个方面来考虑材料实际存在的不均匀性,结合多晶铜和Q235钢的疲劳实验进行分析,探讨不同模型中不同疲劳指标参数(FIP)的适用性与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尝试建立新的材料疲劳寿命预测方法。还将尝试用新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于非恒幅应变加载下材料的疲劳寿命预测,进一步发展结合多晶聚合体模型和晶体塑性分析预测疲劳寿命的方法。主要的研究工作及结论总结如下:
  (1)给出了带AF类型背应力的Chaboche循环塑性本构方程以及带AF类型背应力的晶体塑性本构方程隐式积分格式的推导。完成了材料子程序UMAT的编写。
  (2)结合多晶铜疲劳实验数据,采用宏观Chaboche模型描述晶粒的循环塑性性质,用随机分布的模型参数表征晶粒因随机取向造成的力学响应的差异,在此基础上用多晶RVE模拟多晶铜在应变循环下的宏观行为和细观不均匀的变形和差异变化,发现:(a)材料非均质性造成的材料晶粒尺度下的应力应变分布是不均匀的。随着循环周数的增加,变形越来越不均匀;(b)对于不同的参数分别作不均匀化处理构造出的模型,数值模拟的结果都是相似的;(C)只要在代表性单元中认为加入材料的不均匀性描述就可以模拟出材料在循环之后应变的不均匀性或局部化,即使是不包含材料细观结构信息的宏观本构关系也可以实现;(d)由于宏观本构关系无法模拟出材料细观结构的变形机制,因此在疲劳寿命后期模拟的水平较弱。尽管如此,前期的数据经过修订也可以成为良好的疲劳表征参数(FIP)。
  (3)结合Q235钢的低周单轴疲劳实验,用多晶晶体塑性RVE作为反映多晶特点的材料模型,进一步对晶粒尺度下材料在低周循环中的变形不均匀与疲劳的关联进行探讨。然后通过参照实际过程的循环加载模拟,分析循环过程中材料晶粒尺度的不均匀变形演化。最后利用模拟得到的应力场和应变场数据的统计分析,检验不同疲劳指标参量FIP对疲劳寿命的预测能力。得到以下结论:(a)以加载轴向应变统计标准差^εll_、第一主应变统计标准差^ε1表征材料的不均匀变形,并作为疲劳指标参量是合理有效的;(b)相同加载条件下,加载轴向应变统计标准差^εll_、第一主应变统计标准差^ε1的发展大致相同,二者预测出的疲劳寿命接近;(C)利用应变循环与金属晶粒尺度变形不均匀的关系,建立起一种可先于应变循环疲劳实验预测金属低周疲劳寿命规律的方法,即,只利用实验手段取得材料循环回线及一种应变幅值下的疲劳寿命,通过非均匀性的计算的方法就可以预测其它幅值的疲劳寿命。
  (4)延续前一章的研究思路,采用多晶RVE作为多晶材料模型,通过参照实际过程的分级循环加载模拟,来分析变幅循环过程中材料晶粒尺度的不均匀变形演化并用这种模拟对Q235结构钢的薄壁圆管试样的两级变应变幅疲劳实验进行寿命预测,同时用这一方法进一步检验不同疲劳指标参量FIP对疲劳寿命的预测能力,并且通过多晶RVEE612计算模拟研究了材料疲劳历史对材料损伤累积的影响。得到结论如下:(a)在变幅加载实验中,以载轴向应变统计标准差^εl_、第一主应变统计标准差^ε1表征材料的不均匀变形作为疲劳指标参量依然是合理有效的;(b)在某些缺少标准实验的情况之下(如引用他人的实验数据),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多晶RVE全程模拟实验加载方式,计算出疲劳失效发生时的^ε1_、^εll_,此来大致估计疲劳指标参量极^ε1,fatigue和气^εll_,fatigue;(C)利用晶体塑性RVE研究材料循环历史对损伤累积的影响,发现Miner线性累积损伤模型的局限性,即材料的损伤累积不是线性的,损伤累积的快慢与之前的损伤历史有关。
其他文献
该文对电力企业控制CO排放的各种方法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并阐述了O/CO燃烧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对此项技术中No的生成和破坏机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基于气体携带炉实验系统,对O/CO燃烧技术中No的排放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根据实验数据详细分析了不同气氛、初始O浓度、过量空气系数、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煤质特性等因素对No排放特性的影响规律.并从No的生成和破坏机理的角度对这些规律给出了合理的解释.
学位
本文进行了超临界CO2萃取中药白花前胡中有效成分白花前胡丙素的研究,并与传统的溶剂浸出法相比较。通过实验系统地考察了工艺参数对丙素提取率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进行了超临界萃取动力学模型化。对超临界CO2萃取的产物采用层析法进行了进一步的提纯,得到了纯度较高的白花前胡丙素。对超临界CO2萃取白花前胡丙素进行了工业化流程初步设计及经济核算,讨论了工业化中的技术经济问题。主要影响因素为萃取压力、
学位
本文根据目前NOx废气的污染现状,介绍了现有各种脱氮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并重点论述了NOx空气氧化与液相吸收法的反应机理。用工业氮气和NO按不同比例混合得到不同浓度的模拟NOx废气,补充空气和模拟废气按体积比1:1混合,补充空气中的氧气在氧化塔内对模拟废气中的NO进行氧化。通过控制模拟废气和补充空气的流量,来控制NOx在氧化塔内的停留时间,即氧化时间τ。测得氧化塔出口的NOx浓度和氧化度α,分析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s)由于布设成本低、使用灵活、部署广泛等优势获得工业测控领域的高度重视。根据对网络性能要求从低到高,国际自动化协会将工业应用分为监视、控制和生产安全三个等级。市场调研公司ON World关于工业无线传感器网络(Industrial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IWSNs)的最新报告,以及IEEE旗舰期刊P
毫米波通信及大规模多天线(Mass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assive MIMO)技术是第五代移动通信(The Fif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5G)系统的关键技术,当使用毫米波宽频带及Massive MIMO迫零波束赋形技术后,系统吞吐量可得到显著提升。同时,异构网络作为5G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具有多小区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提高技能和形成思想观念的主渠道。师、生课堂教、学行为对受教育者的影响极大,这些行为数据可以用来客观评价学生,预测学生未来的学习成绩,规划职业,也可以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反思并改进教学。因此识别师、生的课堂的教、学行为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值得深入研究。  目前针对课堂环境这一复杂背景下行为识别的研究刚刚开展,本文研究了数字图像处理识别课堂背景的起立、
学位
燃煤电站锅炉发电在我国的能源供应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锅炉燃烧排放的氮氧化物(NOx)是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长期以来影响着空气质量,并进而影响到人体健康。随着“智慧电厂”的建设,火电厂运行的数据存储量在不断地扩大。如何有效地利用电厂的大规模历史运行数据,并在此基础上提高锅炉燃烧热效率且降低NOx排放是电厂考虑的重点。  本文针对某电厂燃煤锅炉,首先对其大规模历史运行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应用高斯混合
学位
得益于互联网和数据采集技术的发展,网络上的图像数据也随之迅速增加。如何对大规模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并快速获取到所需图像成为了计算机视觉领域一项热门的研究内容。基于文本的图像检索由于需要对图像数据进行大量的人工标记而无法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且标记的强主观性使得检索效果和预期产生了较大的差异。在此背景下,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逐渐成为图像检索方法研究的主导方向。传统的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算法提取图像的低层特征并
学位
主次结构体系是由提供主要承重能力及抗侧能力的主结构与仅承担自身荷载的次结构组成,并能高效协同工作的一种新型结构体系。新型主次结构中构件类别多、功能属性复杂,其力学特性、屈服失效机理及失效模式优化等方面与常规结构体系存在显著差异,常规结构的抗震设计概念对其并不完全适用,限制了该新型结构体系的推广应用。因此,有必要在分析该结构体系受力特点的基础上,确定合理地震失效模式,并给出实现合理地震失效模式的主动
学位
现阶段我国抗震设计规范中“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是基于抗震概念设计,并通过结构薄弱楼层的弹塑性变形验算来实现的。这种抗震设计方法仅仅通过薄弱层变形验算来被动把控结构的大震性态,无法体现结构地震失效模式的合理与否,难以确保大震作用下结构合理失效模式的形成。所以亟需发展一种基于失效模式的大震设计方法,依据结构预期失效过程中的损伤性能进行大震性态设计,实现结构合理地震失效模式的主动调控。为此,本文在确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