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检测结直肠癌(CRC)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血清中水解后的单糖及游离单糖的浓度,比较不同临床病理分组中水解后单糖及游离单糖浓度的差异,评估血清中单糖的变化,为CRC的辅助诊断提供一个新的方向及研究基础。方法:收集2017年7月至2018年3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首次住院治疗且均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CRC患者及同期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健康查体的志愿者共210例,其中包括105例CRC患者及105例健康体检者。首先将经过PMP衍生处理后的单糖标准品进行HPLC分析,得到单糖标准品的液相色图谱,以单糖标准品的不同浓度为横坐标,相对应的峰面积为纵坐标得到不同单糖的标准曲线及方程式。然后将水解后的血清样品及未经水解的血清样品经PMP衍生及HPLC分析,得到血清样品的色谱图,将样品中单糖的峰面积带入单糖标准品方程式,计算得到相应单糖的浓度。比较健康体检者与结直肠癌患者水解后单糖及游离单糖浓度的差异,并根据CRC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远处转移情况、肿瘤位置及TNM分期情况进行分组进一步比较不同临床病理分组中水解后单糖及游离单糖浓度的差异,绘制ROC曲线分析比较不同单糖对于诊断CRC的价值,并联合不同的单糖指标提高诊断效能。结果:1.CRC患者血清中葡萄糖胺(GlcN)、葡萄糖醛酸(Glc A)、葡萄糖(Glc)、岩藻糖(Fuc)四种单糖的浓度均要高于健康体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60岁及以上CRC患者血清中甘露糖(Man)、半乳糖(Gal)的浓度高于60岁以下CRC患者(P<0.05);与未突破肌层组相比,突破肌层组血清中GlcN、Glc A、Glc的浓度降低,而Fuc升高(P<0.05);与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组相比,淋巴结转移组血清中Fuc的浓度升高,而GlcN、Glc A、Glc的浓度降低(P<0.05);与无远处转移组比较,远处转移组血清中Fuc的浓度升高,而Glc A、Glc的浓度降低(P<0.05);Man、半乳糖胺(Gal N)、Glc、Gal、Fuc的浓度在左半结肠、右半结肠、直肠癌患者中不同(P<0.05);GlcN、Glc A、Glc、Fuc的浓度在不同TNM分期患者中不同(P<0.05);性别组中八种单糖的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通过ROC曲线分析显示Glc A诊断CRC的灵敏度最高为84.8%,Fuc的特异性最高为74.3%,GlcN+Glc A+Glc+Fuc组合诊断CRC的灵敏度为85.7%,特异性为78.1%,其特异性和灵敏度均优于单一指标。4.CRC患者血清中游离甘露糖(Man)的浓度低于健康体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年龄、性别、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肿瘤位置及TNM分期组中的血清游离Man的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6.游离Man诊断CRC的灵敏度较高为84.8%,但特异性较低仅为37.1%。结论:(1)Glc、Glc A、GlcN、Fuc在CRC患者显著升高,而游离Man显著降低。(2)Glc、Glc A、GlcN和Fuc联合及游离Man对CRC可能有较好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