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对肝静脉分型的临床意义目的通过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Hisense CAS)统计主肝静脉及各肝静脉分支的走行、变异情况,大数据分析肝静脉分型情况,并测定其相应的回流体积,为肝脏手术的精准实施进一步提供理论指导。方法搜集2013年7月至2016年9月需行上腹部(肝脏)增强CT检查的患者,肝内血管显示清晰者有570例,应用Hisens CAS对肝脏及肝内血管进行三维重建,根据重建后的肝静脉及各分支走行共干变异情况进行大数据统计分析,应用肝静脉手术模拟模块,分别选择各支肝静脉,测量各肝静脉分支回流体积,并以不同颜色进行显示。结果1.主肝静脉分三型:Ⅰ型270例(47.4%),Ⅱ型294例(51.6%),Ⅲ型6例(1%)。2.肝左静脉分三型:Ⅰ型190例(33.4%),Ⅱ型79例(13.9%),Ⅲ型301例(52.8%)。3.肝中静脉分三型:Ⅰ型313例(54.91%),Ⅱ型174例(30.53%),Ⅲ型83例(14.56%)。4.肝右静脉分三型:Ⅰ型456例(80.0%),Ⅱ型79例(13.9%),Ⅲ型35例(6.1%);肝右静脉Ⅰ型根据走行又可详细分为四个亚型,A亚型26例(5.7%),B亚型404例(88.6%),C亚型20例(4.4%),D亚型6例(1.3%)。5.131例中,肝左静脉回流体积占(24.95±6.60)%,肝中静脉回流体积占(34.80±9.50)%。伴有右后下静脉的63例患者中,肝右静脉回流体积占(25.14±11.60)%,肝右后下静脉及肝短属支等引流区域体积约占(14.71±7.38)%。不伴有肝右后下静脉的68例患者中,肝右静脉引流区域体积约占(40.68±8.61)%。结论肝静脉走行变异较复杂,各肝静脉分支引流区域的肝体积存在较大差异,肝内血管走行变异可通过Hisense CAS准确立体直观的显示,可对其进行分型并统计,测量相应肝体积,对精准肝切除术的实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第二部分Hisense CAS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在儿童第二肝门区肿瘤手术切除中的应用目的对复杂肝脏肿瘤的患儿运用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CAS)对其腹部(肝脏)增强CT进行三维重建,对肝脏肿瘤与肝静脉重要分支的位置关系、压迫及侵袭情况进行医学数字影像分析,探讨CAS对小儿第二肝门区复杂肿瘤手术中肝切除的指导作用。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27例累及第二肝门区肿瘤患儿的临床资料,男童19例,女童8例,年龄2M-10Y,平均年龄(2.3±2.9)岁。肿瘤最大径21.0cm,中位数10.2cm。所有患儿术前均采用Hisense CAS对肝脏、肿瘤及血管进行三维重建,精准了解肝内血管与肿瘤的位置关系和侵袭范围,模拟肝切除,计算剩余肝脏体积,规划手术方案,观察患儿肝内血管走行情况及变异,选择最佳手术方式,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进行评估统计。结果1.根据术前三维重建,肿瘤累及一支主肝静脉5例,累及两支主肝静脉1例,累及三支主肝静脉1例,对主肝静脉形成压迫20例,其中1例压迫下腔静脉。行右半肝切除者11例,左半肝切除者3例,肝左三叶切除者3例,肝中叶切除者7例,肝右前叶切除者3例。2.肿瘤平均体积(10.67*8.57*6.48)cm3,平均手术时间162min(60min-260min),术中中位出血量为20ml(2ml-400ml),术中平均输红细胞量为1.85U(0.1U-8U),术后平均住院10.2d(7d-14d)。术后1例出现反应性胸腔积液,给予胸腔闭式引流,恢复良好。结论应用Hisense CAS对肝脏及肝内脉管进行三维重建,重建后的肝脏数字模型可清晰立体显示小儿肝脏肿瘤与脉管的具体位置关系和侵袭情况,精准评估手术可行性,并能优化手术方案,提高肝切除的准确性,对患儿第二肝门区肿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