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它蕴含着丰富的审美资源,这些审美资源的利用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要改变古诗词的传统教学思想,转向重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现如今,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研究旨在探索高中古诗词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具体策略,以期在古诗词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它蕴含着丰富的审美资源,这些审美资源的利用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要改变古诗词的传统教学思想,转向重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现如今,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研究旨在探索高中古诗词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具体策略,以期在古诗词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本论文主要通过四个部分进行探讨。绪论部分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创新点、方法、概念界定以及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梳理。第一章首先对审美能力进行了论述,其次从发现学习理论、建构主义教学观以及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这三个方面,阐述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理论依据。最后阐述了古诗词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主要从课程标准、部编版高中语文选篇分析以及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意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二章主要是对学生和教师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了古诗词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存在以下问题:部分教师不重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审美感知停留在教学表层、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中想象力发展不充分、学生在古诗词的学习中审美情感力培养不完善,学生在古诗词的学习中审美理解力发展不完善。最后分析了这些问题主要是部分教师自身的审美素养以及审美意识较为浅薄、学生功利心重,缺乏正确的审美态度、学生的朗读机会少,感知程度低、学生缺乏引导,想象力难以激发以及学生重识记背诵,缺少对古诗词的理解导致的。第三章是本文论述的重点,在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笔者依据教学实践探究出高中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强化审美意识;第二,教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态度;第三,注重朗读,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通过初读、复读与再读这几个环节,分别对古诗的语言美、色彩美以及音韵美进行感知;第四,注重留白,利用导入处留白、略写处留白以及结尾处补白这几个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第五,创设教学情境,使用角色扮演、多媒体教学以及与学生生活联系的方式进行情境创设,从而使学生的审美情感力得到提高;第六,回归汉字,繁体形式的讲解提高学生对文字、文本以及文化的理解,从而提高其审美理解力。另外,在探究这些策略时都与古诗词的教学案例相结合,使研究成果更具可行性和操作性。第四章是把本文的研究成果以教学设计的形成呈现出来,它们分别是“忧国忧民”——《登高》、“树立正确爱情观”——《氓》以及“失意与愁怨”——《琵琶行》三个教学案例。
其他文献
高中化学的研习搭建在众多实验的实践上,在新高考背景下,实验教学承载了高中化学教学活动的视点,现阶段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尚不健全,功效相对欠佳,许多学校盲目追求基础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化学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实验教学,致使众多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略显欠缺。教师要以学生的人文素养发展为核心,拟定行之有效的化学实验教学方案,全面落实科学的实验教学模式,制订合理的实验教学途径。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素有诗词大国的美誉。古诗词文化横跨千年而未衰败,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髓和智慧。小学部编版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大量古诗词,古诗词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有着发扬和传承中国经典文化的价值。然而古诗词意境深远,小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教师可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融入古诗词意境中,进而生成独特的体验和感悟,在理解和把握诗词内容的同时,提升自己
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思想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在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上来。读书不仅能增加学生的知识,还能加深他们对语言的认识,使他们的学习更加深入和广泛。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年龄、性格和特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并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有效的课外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和学习水平,为他们的写作和其它科目奠定坚实的基础,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基于跟师期间学到的知识,结合高萍教授发表的论文及其对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探讨,总结高萍教授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治疗经验。高萍教授认为本病的中医病机主要包括热、虚、瘀三大方面。本病的发展是一个由实转虚、由阴虚转阳虚的过程,病久发为脾肾阳虚,而瘀血可见于疾病的始终。治疗时始终注重顾护脾胃,凉血、止血、化瘀贯穿始终,兼顾补肾、养血。高萍教授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经验丰富,值得不断进行
在新时期的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领域出现了很多与时俱进的教学方式和教育模式,不仅让教学更有侧重性,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采取多样化的手段,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文章指出,教师要与时俱进,积极开拓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空间,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大限度地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我国现代公安刑事侦查发展大致经历了规范发展起步阶段;快速发展阶段;逐步完善等三个阶段。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刑事侦查工作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公安刑事侦查理论逐步完善,公安刑事侦查实践逐步创新,刑事侦查技术快速发展。
新时期,市场销售的建筑材料种类日益丰富,建筑材料性能也呈现明显的差异性,为保证所选择的材料符合工程建设的标准和要求,需合理使用建筑材料,使施工过程更加顺畅,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保障。建筑材料的质量会对工程整体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如果不严格把关,可能造成项目施工安全事故,因此,必须加强对建筑材料的检测。文章根据工作经验,分析建筑材料检测技术的应用意义,探讨建筑材料检测技术在钢结构性能检测、水泥材料性
基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高中古诗词单元教学以古诗词单元为教学内容,跨媒介为教学手段,将“跨媒介功能”、“古诗词内容”和“单元学习任务”相结合,利用媒介的不同功能将单元学习任务分解为不同维度的古诗词探究活动,既顺应信息时代发展潮流,又反映了统编教材的特点。本研究旨在打破纸质媒介对古诗词课堂的时空局限,矫正应试教育对古诗词套路化地生吞活剥,将“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常态化,使高中古诗词单元教学适应时代发
新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不仅增加了古诗词纵向比重,还将“文化理解与传承”纳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如何充分利用高中语文课本编选古诗词丰富中华诗教成为当下一大热点教育问题。古诗词文化情景教学充分调动各种教学资源,将课堂教学置身于真实具体的时代文化场景中,刺激学生的感官和思维,发挥语文学科人文性特点,彰显古诗词内含的文化内核。古诗词文化情景的课堂呈现,借助于教育人类学视角,注重彰显古诗词社会历史文化及生态环境,
城镇化建设是当前国家提出的重要发展对策,对于我国社会发展,农村改革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城镇化推行的过程中,土地经济问题成为城镇化建设的主要问题之一,影响到城镇化的快速进行,所以在当前城镇化推行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城镇化的土地经济问题进行解决和处理。笔者针对城镇化的土地经济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文章中简要阐述城镇化政策、并指出城镇化推行过程中土地经济问题及其影响,同时总结城镇化土地经济问题的主要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