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步态相关参数变化情况,为临床康复评估和疗效评定提供客观数据和理论借鉴方法 应用footscan足底压力测试系统采集单侧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和健康受试者足底压力数据,通过对比分析受试者的运动学参数(包括步长、步速、单支撑相时长、双支撑相时长)以及足底压力参数(包括动静态足底压力中心位移、足底分区压力),比较步态对称性及其与步速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侧M5区压力、MF区压力(26.21±4.70KPa、29.91±3.86KPa)较健侧(21.21±3.27KPa、19.80±2.7KPa)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侧MH区压力、LH区压力(47.79±5.22、53.90±6.41)较健侧(73.21±7.17、90.37±8.21)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足底压力中心椭圆短轴、足底压力中心轨迹总长 (4.94±2.36mm、62.23±38.10mm)较对照组(3.06±1.42mm、33.68±19.58mm)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双足足底压力比值(0.86±0.30)与对照组(1.08±0.14)相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侧前后足足底压力比值(1.14±0.68)较健侧(0.80±0.32)、对照组(0.67±0.22)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步长、步速(37.14±10.77cm、0.56±0.22m/s)较对照组(60.66±9.93cm、1.23±0.23m/s)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侧单支撑相、COP-Y(0.76±0.23s、7.12±1.26cm)与健侧(0.93±0.24s、8.80±0.81cm)相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双支撑相时长(0.45±0.15s)与对照组(0.25±0.03s)相比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单支撑相时间、COP-Y对称性指数(24.21±6.57、24.64±3.48),与对照组(5.05±2.45、5.46±2.31)相比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步速与单支撑相时间对称性指数成高度负相关(r=-0.87,P<0.01),与COP-Y对称性指数成高度负相关(r=-0.74,P<0.01)。结论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2?4周内患者的步行能力、平衡控制能力较正常人减低;患侧负重能力、足底负重转移能力减弱;患侧足足底压力重新分布;站立时双下肢压力负荷分布不均,行走时双下肢运动学参数呈现出不对称模式,而且这种不对称模式与步速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可以发现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步态参数的变化,从而对患者异常步态做出评估,指导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治疗,也可以用于对外科手术效果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