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定位PICC穿刺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心电定位技术和传统的术后X线胸片定位技术在PICC置管中的对照研究,探讨心电定位技术在PICC置管中应用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可行性,为心电定位技术在PICC穿刺中的应用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将180例PICC置管的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90例,再根据穿刺先后顺序将观察组分为观察组1和观察组2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X片定位法;观察组1采用心电定位技术结合术后X光片定位法双重确认导管尖端位置;观察组2采用心电定位技术根据术中P波振幅变化确认导管尖端位置,对无明显P波变化的患者采用术后X片定位法。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之间在导管一次到位率、置管耗时及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置管满意度的差异性,对照组和观察组1之间导管位于最佳位置比例的差异性,观察组1和观察组2之间置管费用、定位总耗时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性。结果:对照组患者置管总耗时远高于观察组(z=6.364,P=0.000),导管一次到位率、置管满意度低于观察组(χ2=7.745,P=0.005;63.34%/96.67%,P=0.000);对照组患者PICC到达最佳位置的比例低于观察组1,具有统计学差异(χ2=43.740,P=0.000);观察组2的置管费用和置管总耗时低于观察组1(χ2=9.019,P=0.000;χ2=7.620,P==0.000),两组间患者对置管满意度无统计学差异(z=-1.719,P=0.086);在导管相关并发症上,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1与观察组2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电定位技术安全、准确且能提高导管一次到位率、缩短患者从置管到输液的时间;对P波变化明显的患者,可不必行术后常规X检查。
其他文献
以概念整合理论为视角,运用概念整合空间网络模型,以《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山东卷》中几首具有代表性网络特点的歌词为例,对山东民歌歌词的意义建构过程进行分析,有助于人们理
<正>最近,日本一家遗传学杂志披露了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消息,日本生物学界将要正式发布新名词:“国木实验”。这是因为近年来世界各国有关生物基因工程,特别是人类遗传密码的
目的研究柳叶蜡梅提取物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雄性C57BL/6小鼠分为4组,每组10只。对照组为正常C57BL/6小鼠;模型组用75%酒精溶液(8 mL/kg)灌胃,每天
目的对广西县级公立医院医务人员的收入与待遇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采用系统抽样方法选取广西3个样本县共538名医务人员进行收入与待遇相关满意度的问卷调查
纺织业作为我国的传统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纺织品服装出口一直处于全国首位,其进出口贸易的巨额顺差成为我国外汇收入和资金积
[目的]了解游泳池水质卫生状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供有效的处理措施,保障游泳池水质卫生,保护游泳者的健康。[方法]2006年对北京市西城区27家游泳馆游泳池水进行检测,
聚合物凝胶封堵是近些年来逐渐发展和成熟的一种新型堵漏封隔方式。由于该方式能有效缩短工期,节省成本,因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研究人员在对聚合物凝胶的制备工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