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影响鼻腔鼻窦肿瘤精确放射治疗的预后因素和晚期并发症的发生规律,寻找放射性鼻窦炎的发生与正常鼻窦粘膜照射剂量-体积之间的量效关系,为探讨放射性鼻窦炎发生的阈值和有效防治措施提供进一步研究的基础。方法(1)回顾性分析西京医院放疗科2002-2011年共155例鼻腔鼻窦肿瘤患者的临床随访资料,分析影响治疗效果的预后因素、放疗晚期毒性反应的发生情况。(2)放射性鼻窦炎的判定,采用主观和客观评分方法,包括症状量表法(VAS)、内镜积分法(Lund-Kennedy)和鼻窦CT积分(Lund-Mackey),在放射治疗前、放射治疗结束后半年对放射性鼻窦炎进行评分。以降低鼻腔鼻窦肿瘤放疗后继发放射性鼻窦炎为目标,设标准桃金娘油肠溶胶囊口服联合生理盐水+糜蛋白酶冲洗鼻腔为实验组,单纯生理盐水冲洗鼻腔为对照组,设计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评价实验组的有效性。(3)依据放射性鼻窦炎分级CTC3.0标准,勾画正常鼻窦粘膜计算体积,采用剂量-体积直方图方法(DVH图)计算鼻窦正常粘膜受到辐射的剂量学参数:V10,V20,V30,V40,V50,V60和平均剂量。寻找放射性鼻窦炎与鼻窦正常粘膜照射剂量体积之间的剂量效应关系。结果1、全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局部控制率、无远处转移率分别是60%、78%、68%。影响总生存率的因素是鳞状细胞癌、手术切缘阳性、颈淋巴结阳性。影响局部控制率的因素是鳞状细胞癌、翼腭窝侵犯、颞下窝受侵和手术切缘阳性。鳞状细胞癌病理类型和颈淋巴结阳性是远处转移的影响因素。2、全组患者放射性鼻窦炎发病率为88.4%。其中Ⅰ度27.7%、Ⅱ度43.6%、Ⅲ度16.1%。随机对照研究显示:对照组放疗后的症状量表积分、内镜积分、鼻窦CT积分均较放疗前明显升高(P<0.05),提示采用传统的鼻腔冲洗方法,未能有效预防和降低放疗后放射性鼻窦炎的发生。实验组即采用标准桃金娘油胶囊口服+糜蛋白酶冲洗鼻腔,放疗后各项积分较放疗前无明显升高(P>0.05)。说明干预治疗对预防放射性鼻窦炎有效。3、通过对正常鼻窦粘膜照射剂量-体积之间的量效关系分析,首次筛选出预测放射性鼻窦炎的3个剂量学参数:V50、平均剂量和PTV体积。进一步量化分析显示:当V50>61.8%、正常鼻窦粘膜平均剂量>48GY、PTV体积>223cm3时,放射性鼻窦炎的几率明显增加。结论鼻腔鼻窦癌患者在接受精确放疗后,总生存率的影响因素包括淋巴结阳性、病理类型为鳞状细胞癌和手术切缘阳性。局部控制率的影响因素包括鳞状细胞癌、侵犯翼腭窝、颞下窝受累、手术切缘阳性。鳞状细胞癌和淋巴结阳性是远处转移的影响因素。标准桃金娘油胶囊口服联合生理盐水+糜蛋白酶冲洗鼻腔,在防治放射性鼻窦炎方面较单纯生理盐水冲洗鼻腔的方法更有效。放射性鼻窦炎的发生与3个剂量学参数相关,阈值分别为V50<61.8%、正常鼻窦粘膜平均剂量<48GY以及肿瘤的PTV体积<223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