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海平面波动、太平洋—亚欧板块构造运动作用下,中国东部沿海—陆架地区晚第四纪海平面波动和地层发育在不同区域差异明显,也和全球变化不尽吻合,主要体现在氧同位素3期海侵的强弱。同时长期以来,钻孔主要集中在沿海—三角洲地区,而海区钻孔及相关研究还较为薄弱。本论文利用东海外陆架数个柱状样,进行年代地层、磁学和沉积学分析,试图对外陆架地区晚第四纪海平面波动和地层发育规律作初步探索。 硫复铁矿(Fe3S4)是一种可以指示海侵事件的磁性矿物。前人研究已揭示东海陆架西湖凹陷沙脊间洼地的泥质沉积物中存在硫复铁矿。但是对硫复铁矿在该区地层中的分布规律及其和海平面波动间联系还缺乏深刻认识。前人大量研究认为沉积物中硫复铁矿的富集存在以下可能性:1)海水下渗改变沉积物成岩环境;2)古代湖泊或浅海环境中形成并被保存至今。本研究在前期工作基础上,针对已发现的硫复铁矿富集区选择典型柱状样6根(深约1.5-2.5m,长柱样;B436、B437、B439、B459、B483、B484),同时于扬子浅滩前缘新获取柱状样4根(深约0.3-0.5m,短柱样;ST9、ST13、ST15、ST23),进行了U系测年,粒度分析、磁性测量、X—射线衍射分析、微体古生物鉴定分析、粘土矿物和化学元素含量测试,试图揭示东海外陆架浅部地层结构、揭露硫复铁矿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及成因机制,从而探讨该区晚更新世以来海平面波动模式及其控制下的地层发育。 岩性观察发现,西湖凹陷柱状样从上到下可分为两层,上层均青灰色砂泥混合物,含大量贝壳碎片,底界埋深0.5-1.3m;下层一般为黄褐色泥质粉砂和粉砂质泥,质地坚硬,未钻穿,部分柱状样中下层上部出现灰褐色薄层,质较软。扬子浅滩前缘柱状样揭示的沉积物均为青灰色砂泥混合物,含大量贝壳碎片,未穿。 由西湖凹陷B439孔深约1m处沉积物的U系测年显示年龄为42.4±3.1kaBP。对比该区浅地震剖面,认为本区下层沉积物属于MIS3中晚期,上层沉积物属于MIS1。 磁性测试结果显示,本区上层沉积物、即青灰色砂泥混合物磁性较强,磁性特征证明是磁铁矿富集;但在ST9孔表层发现剩磁异常。下部泥质层磁性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