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随着对医院院内感染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管理已越来越受重视。对于刚刚失去母体的保护,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对疾病的抵抗力弱,生理功能尚未成熟的早产儿来说,院内感染是常见危害之一。众多研究表明自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在NICU广泛开展以来,院内感染发生率较前明显提高。在导管相关性感染中,霉菌是主要致病菌之一,增加了早产儿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侵袭性霉菌感染常见的临床表现并无特征性,往往又易被原发病或继发细菌、病毒感染所掩盖,加上传统的真菌培养阳性率较低,故临床早期诊断非常困难。因此,采取有效的手段预防霉菌感染显得尤为重要。以往的研究把如何预防侵袭性霉菌感染的重点放在避免使用广谱抗生素、撤离被霉菌感染的器械上等,直到最近,才有越来越多关于使用氟康唑来预防极低出生体重儿霉菌定植及侵袭性霉菌感染的报道。在成人患者及患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或免疫缺陷疾病的儿童中,预防性应用氟康唑效果确定,但在新生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中能否应用氟康唑预防侵袭性霉菌感染仍具有较大的争议。本研究通过对于出生时胎龄≤32周和/或出生体重≤1500克,采用PICC置管的早产儿在置管的第1、3、6、9、12天及置管两周以后每隔一天口服氟康唑片,剂量为6mg/kg.次,直至拔除PICC导管的方法来探讨氟康唑在预防早产儿深静脉置管时侵袭性霉菌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对象为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间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监护病房住院的早产儿共224例,男114例,女110例。病例入选条件:(1)出生时胎龄≤32周和/或出生体重≤1500克。(2)入院期间置PICC患儿。采用回顾性、非随机、非双盲分析的方法,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研究对象未采取预防性使用氟康唑,称前预防期(PPE,pre-prophylaxis era)患儿,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间研究对象均采用预防性使用氟康唑,称预防期(PE,prophylaxis era)患儿。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对比两组患儿的基本临床特点,分析两组病人侵袭性霉菌感染的发生情况,其它早产儿的并发症包括BPD、NEC、IVH、ROP等亦进行对比。收集两组病人的常规生化指标,研究氟康唑应用是否对患儿肝功能造成损害,及有无增加胆汁淤积的发生率。结果:诊断标准参照《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和治疗指南》、《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及《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诊断和治疗的循证医学指南》。根据确证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所有PPE组中诊断侵袭性霉菌感染的患儿均有相关临床表现,且有1例患儿系血培养及无菌操作下经气管插管吸出的下气道分泌物培养结果阳性,考虑为霉菌败血症及霉菌性肺炎;3例患儿的血培养及PICC导管头培养均为阳性,且为同一种霉菌,确诊为导管相关性霉菌败血症;1例患儿PICC导管头培养为阳性,血培养阴性,但结合诊断标准,临床诊断为导管相关的侵袭性霉菌感染;1例侵袭性霉菌性肺炎患儿,在住院过程中出现肺部感染的临床和x线表现,在无菌操作下经气管插管吸出分泌物获得阳性培养结果,结合患儿经抗生素治疗无效而抗霉菌药物有效,故临床诊断;另3例患儿系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广谱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虽无阳性培养结果,但结合患儿抗霉菌药物治疗症状及体征好转,符合拟诊侵袭性霉菌感染标准。PE组患儿予以预防性氟康唑口服,疗程为17.13±0.95天,无一例患儿出现霉菌感染。两组相比较,P值<0.05,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可认为口服氟康唑能有效地预防早产儿导管相关的侵袭性霉菌感染。将采用预防性应用氟康唑后患儿的谷丙转氨酶与PPE组患儿相比较,没有出现显著提高,两组间比较胆汁淤积的发生率亦没有显著差异。但由于真菌培养阳性率低及本研究病例数有限等原因,口服氟康唑是否会产生耐药菌株未得到明确结论。结论:1.对于出生时胎龄≤32周和/或出生体重≤1500克,采用PICC置管的早产儿,采用口服氟康唑预防侵袭性霉菌感染有效。2.口服氟康唑对于早产儿没有明显的肝细胞毒性,亦不会增加胆汁淤积的发生率。3.口服氟康唑不会增加早产的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4.口服氟康唑是否会产生耐药菌株及有无其它远期副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