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70年代早期外语教学研究领域的重点由“如何教”转向“如何学”,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者因素受到了许多研究者极大的关注。外语焦虑就是其中之一。对于外语焦虑和外语/二语学习的研究有不少,但结果并不一致。有些研究表明外语焦虑对外语/二语成绩有负面影响,但也有研究发现其对外语/二语成绩有正面影响或者没有影响。语言学习策略也是一个许多研究者感兴趣的领域,但是大部分研究也均侧重与学习策略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其研究结果表明语言学习策略的使用和外语/二语成绩紧密联系,对语言学习有正面影响。 以上的研究均指出外语焦虑和语言学习策略对学习成绩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在Ellis(1999)提出的一个用于调查学习者个人因素的框架中得到印证。这个框架的成分为学习者个人因素、学习策略和学习成绩,。这三个因素相互关联,又相互影响。外语焦虑正是学习者个人因素中的一个变量。根据Ellis的框架,不仅外语焦虑和语言学习策略会对学习成绩产生一定的影响,外语焦虑和语言学习策略之间也会相互影响。然而,中国至今还很少有关于外语焦虑和语言学习策略的使用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为了了解中国大学生的外语焦虑和语言学习策略使用状况及外语焦虑和语言学习策略之间的关系,本项研究主要回答以下的问题: 1.学生在语言课堂上的外语焦虑总体情况是怎样的? 2.大学生采用何种类型的语言学习策略?使用频率怎样? 3.男女生在外语焦虑和语言学习策略使用方面是否存在差异? 4.外语焦虑和语言学习策略的使用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 笔者对222名来自河南工业大学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进行调查,采用了两个调查表作为研究工具。一个是Oxford(1990)的语言学习策略量表,另一个是Horwit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