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黑暗四人格到企业家的初期行为:创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和可替代性问题的调节作用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c19905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学人格研究中涉及关于黑暗三人格特征的研究,如自恋、马基雅维利主义和精神障碍。人格特质对创业意向的负面影响已成为创业学界研究的热点。最近该黑暗三人格特质的研究新加入了施虐倾向,它与黑暗三人格特质关系密切,所以成为了黑暗四人格特质。因此,本文旨在通过研究自恋,马基雅维利主义、精神障碍和施虐人格特质,在创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和可替代性问题的调节作用下对企业家初期行为创业意向的影响。黑暗四分体反映了四种不良人际关系上的行为风格:自恋,马基雅维利主义,精神障碍和虐待狂。自恋的特征是自满、自我表现、自私以及自身优越感和权利感。马基雅维利主义描绘了由欺骗、操纵、利己主义、金钱、权力和竞争驱动的人际策略。精神障碍被描述为情感问题、人际问题和行为特征的特定组合,包括浮夸的自我价值感和寻求刺激的行为。施虐倾向与享受残忍的观念有关:在这种人格特征中,自身受到伤害或看到别人受伤可能是一种可怕的经历,然而对于虐待狂来说,这可能是一种愉快的经历:从他人的痛苦中获得快乐和享受对这些人来说是很正常的。本论文基于这些目标进行研究:首先,本研究确定了自恋对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意向的影响;其次,考察了精神障碍对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意向的作用;第三,探讨了马基雅维利主义对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意向的影响;第四,研究了施虐狂对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意向的影响。第五,从创业意向到创业初期行为的影响评估创业自我效能感;第六,考察了创业自我效能感在黑暗四人格特质与创业意向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最后,发现了可替代性问题在创业意向与创业初期行为之间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本研究利用生活史、社会认知、计划行为这三种理论来凸显创业意向中的黑暗四人格特质。根据生活史理论,一个有高度黑暗人格特征的人会更有动力过一种快节奏的生活,也会在正常和困难的水平上冒险。此外,黑暗三人格的人敢于冒险,善于在复杂环境中处理更糟糕的情况。因此,创业或成为一名企业家可能是这些人当前和未来最看好的职业选择。此外,本研究采用计划行为理论,有助于创业意向和创业初期行为的文献研究。计划行为的理论定义为个人执行的公开的一项或一系列的行为。然而,根据该理论,任何行为都可以由四个组成部分概念化:行动(即,由个人进行的具体活动),目标(即,行为指向的人或事物),环境(即,行为发生在何种情况下)和时间(即,行为的发生时间)。此外,本研究有助于社会认知理论在这些重要指标中更好地预测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意向。在巴基斯坦,还没有实证研究探讨过黑暗四人格特质和创业意向与创业行为的关系本研究使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和矩量结构分析(AMOS)结构方程模型,对巴基斯坦公共部门大学的968名本科生和研究生样本进行假设检验。本研究结果表明,自恋对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意向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马基雅维利主义对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意向具有正向影响。另外,创业自我效能感在自恋、精神障碍、马基雅维利主义、施虐倾向对创业意向的影响中具有显著的正向中介作用。最后,研究发现可替代性问题对创业初期行为有正向影响,并强化了创业意向与创业初期行为之间的关系。这项研究的发现对巴基斯坦的高等教育部门、研究人员和政策制定者做出了创新性的贡献,以发挥其年轻人的隐藏潜力,进一步有助于对相关的实际影响的计划。该项研究的新颖性在于:(1)本研究是首次在巴基斯坦的背景下进行的尝试,研究了负面人格特质在培养学生创业意向中的作用。(2)本研究有助于在黑暗三合人格特质中增加施虐倾向,并发现施虐倾向对创业意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本研究发现,创业自我效能感在黑暗四分体人格特质与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中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进一步凸显了创业意向对创业初期行为的作用。(4)本研究还发现,可替代性问题强化了创业意向与创业初期行为之间的关系。(5)本研究为新兴的心理学和创业学文献做出了参考并提供了相应证据,表明具有高水平黑暗四分体人格的个体更倾向于参与创业行动。
其他文献
学位
逻辑语义学以实现自然语言的形式化处理为目标,随着计算机与人工智能进入到大数据与大知识双轮驱动时代,当代逻辑语义学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由斯蒂德曼、鲍德里奇等人创建的多模态组合范畴语法(Multi-modal combinatory categorial grammar,简称MMCCG)),是应对时代挑战的最新成果。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一直以来存在着两种进路: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经验主义是基于统计的大数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商标的经济价值逐渐受到市场经营主体的重视,商标侵权诉讼日益增多,随之而来的是被控侵权人主张的侵权抗辩事由呈多样化趋势。商标侵权抗辩的制度目的在于保护商标权人之外的其他经营者可以自由与公平地参与竞争,防止商标权人利用商标权限制其他市场主体自由与公平地利用与商标有关的资源进行市场竞争。我国《商标法》在立法上对商标侵权抗辩制度已作出了相应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却出现了抗辩难的问题。
打击贪腐,实现清明吏治,是古代国家政权及仁人志士不断为之努力的历史课题。在探索反腐肃贪之策、强化官员约束与监督等方面,古人发挥才智、深谋远虑,由此产生了内涵丰富而具有特色的反腐肃贪思想以及法律制度。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传统中国的反腐败法制设计与实践也通过不断地发展完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智慧与资源,对我国当下法治反腐尤其是监察、监督工作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传统中国法制反腐的研
学位
在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前,罗章龙一度信奉过工读主义,将工读主义看作是改造世界的唯一利器。在发现工读主义不能解决中国社会问题后,他转而研究马克思主义,初步确立起马克思主义信仰。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分析中国革命问题,积极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完成了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在初步确立起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后,罗章龙参加了非宗教运动,形成了宗教批判的思想。他强调科学与宗教
格奥尔基·瓦连廷诺维奇·普列汉诺夫(1856-1918)作为最早在俄国和欧洲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家,被誉为“俄国马克思主义之父”,这与他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独创性见解有着莫大关系。本研究在广泛梳理普列汉诺夫文献的基础上,在原创性视域下,运用文本研究与问题意识相结合、“史”“论”结合、比较研究等方法,探讨普列汉诺夫如何开启建构其唯物史观理论、在哪些方面对唯物史观理论作出了创造性建构、如何能够作出创
学位
计算摄影学是一个融合了计算机视觉、图形学等其他学科的研究领域,也因数码拍照越来越普及而备受关注,并在现实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于图像融合、图像质量增强、照片风格化等。随着摄影设备的普及,普通民众对高质量照片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而众多用户拍摄的照片中,建筑物照片和人像照片占据了相当高的比例,尤其是当游客们在著名场景中旅游时,往往会拍一些以建筑物为背景的人像照片留作纪念。本文通过建立多视图约束的学习方法着重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