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病理性近视伴发脉络膜新生血管(Pathologic myopia choroid neovascularization,pmCNV)患者抗VEGF治疗前后眼底改变、荧光血管造影、吲哚箐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的表现以及注射前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病理性近视伴发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影像学特征以及抗VEGF治疗视力预后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第一部分对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于我院明确诊断为pmCNV的97名患者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首先,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眼底情况、眼压及相关影像学检查,并对其进行简单的描述性统计。其次,分析研究病例FFA与OCT、ICGA三者影像学特征上的相关性。第二部分对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于我院诊断为pmCNV、行玻璃体腔注药且注射前后资料完整的4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眼底情况、眼压、注射前后相关影像学检查、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等。分析抗VEGF治疗后的视力改善情况,病灶发生位置以及治疗前后OCT形态学改变与视力预后间的关系。结果:对97例入选患者的眼底特征及分布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发现此类患者多为中老年女性。豹纹状眼底及后巩膜葡萄肿为最常见的眼底改变。仅少部分患者合并视网膜劈裂,考虑与机械牵拉有关。在本研究中,我们把OCT的表现形态归纳为以下几型:1)Ⅰ型:病灶呈梭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反射光团,光团内部反射不均匀,边界欠清;2)Ⅱ型:OCT显示不规则高反射伴周围条带样低反射团块,即伴有视网膜下液;3)Ⅲ型:不规则高反射伴周围条带样低反射团块,上方伴类圆形低反射团,即伴有视网膜下液和视网膜内液;4)Ⅳ型:CNV病灶呈现均一的、边界清晰、不规则的高反射团块,且不伴有视网膜内液(和外液)。我们认为OCT表现为前三型者病灶本身是有活动性的,OCT表现型为Ⅳ型者病灶处于稳定状态,此时椭圆体带可不完全连续。其次根据已有的对于CNV在FFA上的表现分型,我们把在本研究中FFA早期呈斑片状强荧光,随时间延长逐渐渗漏,晚期形成边界不清的局限性强荧光者规定为Ⅰ型。把FFA中无渗漏者规定为∥型。最后对ICGA的图像进行分析,将其分为焦点状、斑状、结合型以及混合型。将三种影像学资料进行对比、描述分析,得出在研究组97眼中,FFA呈现为Ⅰ型者,其OCT表现大部分都有活动性,只有少部分为稳定性;ICGA无明显特异性。FFA呈现为∥型者,其OCT表现全部为稳定性;ICGA表现也无明显特异性。对于抗VEGF治疗后的大部分患者视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不同病灶位置的视力预后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00)。本研究中,我们根据病灶发生位置的不同,分为中心凹下型(11眼),占22.92%、旁中心凹型(15眼),占31.25%、中心凹外型(22眼),占45.83%。不同的发病位置,与治疗后各随访时间的视力变化存在相关性(P=0.000),即治疗后的视力变化会随病灶发生位置不同而改变。就治疗后随访时间看,各时间点的视力变化幅度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中心凹下型者治疗后平均视力变化幅度高于中心凹外型、旁中心凹型。从发病部位与视力预后关系的折线图发现,中心凹下型者在治疗后2个月时视力最好,中心凹旁型者在治疗后1个月时视力最好,中心凹外型者在治疗后6个月时视力达最佳。对于抗VEGF治疗后的OCT而言,椭圆体带愈合速度较RPE层快,在治疗后1个月内就可观察到。RPE层的连续性恢复是三者中最好的,大多数患者在治疗后半年左右可见RPE的完整性恢复。结论:随着PM的不断进展,视网膜脉络膜的异常改变也是逐步进展的,但表现却各不相同。PmCNV患者OCT的形态学改变与FFA影像特征上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首诊时,OCT显示为有活动性的病灶可行抗VEGF治疗。ICGA无明显作用。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pmCNV安全有效,也是目前首选治疗方案。1+PRN的治疗方案,是一种减少注射次数、降低注射风险、降低治疗成本的合理有效的方案。中心凹下病灶早期视觉改善显著,中心凹外病灶长期视力预后较好。椭圆体带的连续性可能与预后视力的恢复相关。椭圆体带的愈合速度较RPE层快。RPE层的连续性恢复最好。